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
农业信息化的特征
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等。农业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讯、网格、多媒体、人工智能、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等,概括而言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是网络化,各种形式的局域网和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的广域网用户增长迅速。在美国,众多农业公司,专业协会、合作社和农场,已普遍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伊利诺州有67%的农户使用计算机,其中27%农户运用网络技术。政府每年拨款15亿美元建设农业信息网络。美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AGNET,该系统覆盖了美国国内的46个州,加拿大的6个省和美加以外的7个国家,连通美国农业部、15个州的农业署、36所大学和大量的农业企业。用户通过家中的电话、电视或计算机,便可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资源。
选 精 案 搭建“创新型智慧农业” 方 决 信息化系统 解 1 2 0 2 选 精 案 方 11 月 20 日,农业部与中国联通在北京签署“共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战略合作框架协 决
议” , 正式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重点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三大领域开 解
展深层次合作,深入开展 3G 、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试点示范,共同推动 1
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2 0
根据协议,双方以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重点,采取联合创办示范点(区)的方式 2 ,在农业部所设立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高产创建示范片、菜篮子标准园区、农业标准化
示范基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农业信息化示范区等区域,开展 3G
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
统农业、服务现代农业的途径和方式,共同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现在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很广包括农业环境监测、气象监测、温室控制、节水灌溉、产品安全与溯源、设备智能诊断管理等方面,是对设施农业、农田作物、野外台站、 工厂化养殖等的进一步升级。
智能农业通过实时采集大棚内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露点温度、以及叶面湿度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 关闭指定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处理,为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实时监测系统:通过传感设备实时采集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棚外温度与风速等数据。将数据通过移动数据网络传输给服务管理平台,服务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处理。
远程控制技术:农户可通过手机或电脑登陆系统,控制温室内的水阀,排风机,卷帘机的开关。也可控制好控制逻辑,系统会根据内外情况自动开启或者关闭卷帘门,水阀,风机等大棚电机设备。
技术的成熟可以省去大量的人工,生产出更好的农产品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业农村信息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