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村的基础信息采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农村的基础信息采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采集范围和对象
采集对象为拥有本镇户籍,年龄范围在16-59岁的劳动力资源信息(2014年5月1日为时点数,属于劳动力年龄范围但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不采集),辖区内企业单位和非企业社会化服务团体用人基本信息。
三、采集时间和内容
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工作从2014年7月10日至9月20日。动力资源信息采集个人表,主要采集个人基本信息、劳动技能信息、个人就业信息以及参加社保信息;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用人单位表,主要采集单位基本信息、已享受就业服务政策、参加社会保险信息和单位用人需求信息。
四、工作步骤
(一)各村(居)要明确信息采集工作联络员,组织力量上门入户,对城乡居民劳动力、辖区内企业单位用人基本信息等进行摸底核实,填报湖南省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个人表和用人单位表,并以村为单位,上报至镇就保站。
(二)信息采集阶段
1、组织发动和准备工作阶段(7月10日-7月20日)
制定工作方案,组建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召开动员大会。
2、数据采集阶段(7月20日-9月15日)
(1)入户采集(7月20日-8月29日),各村居要明确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具体责任人,驻村干部为直接责任人,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个人表和用人单位表逐人逐户登门采集。
(2)建立电子台账(8月30-9月15日),各采集单位在汇总好入户采集资料后,交镇就保站验收,录入电脑。
3、数据分析阶段(9月15日-9月20日)
9月20日前镇就保站对我镇辖区内劳动力资源和用人单位信息采集工作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形成劳动力资源数据分析报告,连同劳动力信息采集数据一起上报县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领导小组办公室。
农村劳动力信息采集实施方案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信息采集对象和范围。主要对象为农村劳动力,采集范围包括基本信息、教育程度和技能、劳动时间与就业形式、收入与社保情况等。
2. 设计信息采集表格。包括基本信息表、教育与技能表、就业与收入表等,内容涵盖对象范围内需要采集的各类信息,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具体问题。
3. 摸底采集与动态更新相结合。首轮采集以全面摸底为主,了解对象基本情况;以后每年定期采集,更新变动信息,掌握动态情况。
4. 明确信息采集方式。可以采用调查问卷、实地访谈、案例采集等方式,收集第一手信息数据,并进行分类整理和录入。
5. 构建信息采集队伍。从乡镇干部、村干部中选拔一定数量的采集人员,组建信息采集队伍,进行 Division of labor,分工采集,提高效率。
6. 加强信息采集管理。制定具体工作流程,安排采集时间table,实施监督检查,确保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7. 构建信息数据库。将采集信息进行电子化处理,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为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提供 support。
8. 注重采集信息安全与保密。制定信息保密制度,严格控制信息采集权限,防止资料外泄和被恶意利用。
综上,农村劳动力信息采集需要确定明确的对象、内容和方式,组织专门的采集队伍,加强管理,并建立信息数据库,这有助于全面准确掌握农村劳动力状况,为发展农村产业和增收致富提供基础支持。信息安全与保密也需高度重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村的基础信息采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村的基础信息采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