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生活道具,农家生活道具有哪些

2025-06-21 04:16:07 首页 >  农家生活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家生活道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农家生活道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代表农民的物品?

犁在是一种耕土翻地的工具,一般是由木匠师傅做个木头的架子,镇上赶集买个铁犁头就可以了,不过要配合牛才能使用,以前没牛的艰苦时期人也有拉犁的,绝对是个力气活。

农家生活道具,农家生活道具有哪些

耙是和犁头配合使用的农具,犁完田后再用耙把地耙平耙碎,耙完的地里,土软的像海绵,踩上去别提多舒服了。犁和耙现在很多地方都用机器替代了,老黄牛也不用耕地了。

农村结婚必备物品清单?

1、四样礼:老四样:喜烟、喜酒、莲菜、肉(最好是双份)

新四样:喜烟、喜酒、点心、茶(最好是双份)

备注:有些地方不止四样礼,可根据当地情况准备。

2、红包:大红包10个,数目主家定(端荷包蛋、洗手、挂门帘、押车、滚床、盖头等等)

中红包20个,数目主家定(接礼、搬嫁妆的,挤门等等)

小红包100个,数目主家定(挤门、找鞋、小孩、门卫、厨房等等),也可根据每家情况不一样,红包个数自定。

农村人最需要的物品排行?

食品、医疗用品、教育用品、交通工具、通讯设备
因为农村人与城市人相比,物品的购买渠道和可获得性有巨大差别。
食品是基本的需求,医疗用品是保障健康生活的必要条件,教育用品可以促进农村人的知识水平提高,交通工具可以解决出行难题,通讯设备可以让农村人更多的了解外界信息。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排行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因地域、人口情况等因素产生变化。

农村50年代的工具你们记得哪些?

作为农村经历这个年代的农民,怎会忘记这些呢?打谷桶,牛犁铁耙,水车沪斗,粗桶洗脚桶,米篮…太多了。单从扁担到独轮车,牛头车到板车,马车过程几十年。有些工具名称也不懂写。叫法俗称说得出来。

大家好,窝是思南的申阿姨,一个60多岁农村老婆婆。

50年代的工具很多很多,都是纯手打打造的,今天分享三个我用了大半辈子的工具,看看大家有没有见过。

第一个:农村姑娘看了就想躲远远的,但它确实家庭的骄傲

50年代,全中国解放,农民翻身做主人。那时候我也只是个小姑娘,洗衣做饭是必会的家务,养猪放牛下地干活,父母是拿我当男孩养。

下面这个工具就是我们农村姑娘看了都会躲得远远的,你们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么?

虽然我们看了想躲开,但是又不得不面对,还得把它用熟练。用它可以做出更精致的手工活,收手艺传到十里八村的人,也能找个好婆家,一方面我们看了就想躲,另一方面我们也非常喜欢它。

第二个:它代表着农村家庭的收入,这个工具缺让农民累大半年

认识这个工具的应该多吧,在70年代开始,我们当地老百姓开始种植烤烟,大多数家庭收入就是靠卖烤烟。在农村的人应该熟悉,烤烟从播种烟叶出售,需要持续大半年,甚至有些人需要忙10个月。种植烤烟最累的环节是采叶子烘烤。

生烟叶有烟油并且有一股浓浓的刺鼻味,一场采摘活动下来,手上、衣服上、头发少都会占满烟油,黑黑的,很难洗。烟叶还必须总线绑在棍子上再放入烤房烘烤。烟叶放入烤房烘烤,技术是关键,整个过程离不开图中的工具,大家应该能猜到它谁做什么用的轲吧?

第三个:农民走向新生活的标志,一个时代的象征

我们家是在2000面通电的,今年整整20年,这是一个难忘的一年,也是历史性的一年,这个工具是两个时代的分界线,就像白天和晚上。估计有很多条友也没见过这个工具,它就是曾经驰骋江湖的“拉线开关”。

我们小时候晚上靠铜油灯、煤油灯照明,那时完全没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电灯。如今,家里有了电视、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电,还有网络、手机、自来水等等,比起50年代,现在的生活真的很不错了。

我们家各种农村工具还有很多呢,以后慢慢的分享给大家。

您好!很高兴地回答您的问题。朋友我是农民出身,不仅记得很多农村五十年代的工具,而且童年时曾学习摆弄使用过不少农工具。比如这三件五十年代的工具我小小时候都学着用过,所以它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现在的年轻人很难见到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者:何志贤文图)


民以食为天,专门说点与食有关的。需说明的是,50年代没赶上,但肯定50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都用到。

下图这个,两根平行的木条的两端各有一块方木块,叫“面担子”,方言不知是不是这个“担”字。

实际上是筛面箩的支架,过去,用石碾粉碎粮食,要一次次的筛选,有时面粉中生虫,也要筛一筛,筛面方言就叫“担面”。

需要筛的面较多,就将筛面箩放在“面担子”上,只需一只手来回拉动筛面箩,与用两只手端着筛面箩比较,大大的减轻了劳动强度,还解放了一只手,可以同时拨动面粉等。

再看一个,十分简单,就是一个十字形木架,方言叫“可叉子”,与用高粱秸秆穿成的篦子配合使用。

这种篦子(现在还在用,放在金属篦子的底部),透气性好吸水性强,蒸馍时可避免馍吸入过多的水分,但这种篦子是用高粱秸秆的最上端也是最细的一节(高粱梃子)穿连而成,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于是,就将“可叉子”放在下面,在铺上篦子。有了“可叉子”支撑,完全没有压坏篦子的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家生活道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家生活道具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