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微笑农家生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微笑农家生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陆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很多早期诗篇抒写抗金杀敌的豪情壮志,但是诗人中年之时就被不断排挤,最后不得已回乡归农。
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诗人只好逐渐地调整心情,晚年的放翁慢慢地喜欢自由散淡的乡村生活。
陆游57岁时回到山阴老家,开始了自力更生的农耕生活。乡村中虽然不如临安城热闹繁华,但是乡亲们对他都很友好,与朝堂中的那些丑陋嘴脸比起来,诗人更喜欢他们的淳朴憨厚。
放翁心情放松,很多事情也就释怀了,这首诗就反映了作者卧读躬耕的生活,更抒写了闲适恬淡的情趣。
首句点明时间和地点、以及居家的环境,初夏季节,很多花儿都已凋谢,但是诗人家的房前屋后却显得轻烟绕树、碧草茵茵,村庄里与其相邻的还有很多户人家。
此时正是绿肥红瘦的季节,淡蓝的天空中镶嵌着朵朵白云,清澈的溪水中漂浮着片片落花,夏日的微风轻拂着粗布的衣襟,婆娑的杨柳舞动着柔软的腰肢,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安详。
诗人再往远处眺望,只见茂密的桑柘树一排排整齐地矗立,既显得幽深,又一直延续到远方。树林中一片清凉,不仅鸟儿们喜欢在此栖息,而且那些在田里汗流浃背的农夫们,也经常来到树下纳凉。
“阴阴”二字,指幽暗的模样,唐代诗人王维曾有诗,阴阴夏木啭黄鹂,也描写类似的景象。而“一径斜”,则描绘了林间小路曲曲弯弯的形状,更让整个画面富有纵深感。
如此美好宁静的夏日景象,让诗人暂时忘记了烦恼和忧伤,曾经的铁马冰河、过去的楼船夜雪,都一股脑地先抛到九霄云外,眼前只有小园、烟草和桑柘、曲径。
诗人不禁开心地吟诵,更可以安静地卧读陶诗、微雨躬耕。“卧读”二字,展现出诗人半耕半读的怡然之态;而一个“乘”字,更描绘出放翁归隐时兴致盎然的心情。
纵览陆游的这首七绝,清新质朴,闲适恬淡。作者首先展现了一幅乡村宁静、安详的美好场景,小园不大,却紧挨着邻家;轻烟绕树,更显得清静。而桑柘阴阴,则预示着农桑繁忙;一径弯弯,也显得意蕴深远。
诗人不提自己如何喜爱这初夏的美好,也没有夸赞乡村的幽静,但放翁卧读陶诗、手不释卷,彰显了他安贫乐道、任运随缘;而诗人乘着微雨去锄瓜,更令人对乡村的生活画面充满了遐想!
陆游描写农民朴实笑脸和丰盛饭菜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意思是: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农民伯伯头,那又大又红的平果,像一个个小孩子幸福的笑脸,看一眼就让人要流口水。
一阵阵秋风吹过,枝头的苹果你挤挤我,我推推你,我们似乎听到了它们兴奋的笑谈:我熟了,我熟了!风儿微笑着点头,带着浓郁的果香,把丰收的消息传遍千家万户。
你看,农民伯伯扛起了果梯,挑上了箩筐,兴奋地谈笑着,抬头望望累累的果实。
游山西村
陆游 〔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尾联诗人故而笔锋一转,表明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被弹劾罢归故里后,心中难免有抑郁不平之气。相较于虚伪的官场,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仍心系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微笑农家生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微笑农家生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