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茼蒿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茼蒿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步骤/方式1
种植时间
茼蒿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在每年春季的3-4月或秋季的8-9月,因为此时的温度能稳定在15℃左右,且光照和湿度较为适宜,有利于提高茼蒿的发芽率,但是具体的种植时间需要根据当地的天气状态进行调整。
步骤/方式2
土壤条件
茼蒿适宜生长在排水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中,种植茼蒿时,需要选择松软透气的砂质壤土,再向土壤表面撒上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酸二铵,然后翻耕一遍土地,使其更为肥沃,为茼蒿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步骤/方式3
种植方法
种植茼蒿时,需要将其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4-5个小时进行催芽,再把茼蒿种子均匀地播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覆盖一层地膜,并且要使用土壤将地膜四周按压紧实,以免其被风吹走,促进茼蒿健康生长。
步骤/方式4
养护管理
养殖茼蒿时,需要在植株出苗后,为其间苗和疏苗,可以将茼蒿长势较差的细弱苗拔除,避免流失多余的养分,而且要为茼蒿追施一次稀薄的液肥,使其旺盛生长,并且在茼蒿采收前15天,可以向其施加速效氮肥,使植株产量提高。
步骤/方式1
种植方法:种植茼蒿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直播,也就是直接在土壤中按照一定的密度进行种植,一般每20平方厘米会种植3-4颗茼蒿。第二种就是直接使用种子进行种植,在种植前种子需要在温水中浸泡7-12小时,捞出在阴凉通风处晾晒干后就可以均匀的撒在田中,然后在种子上盖一层薄土,浇透水后就可以了。
步骤/方式2
水肥管理:水肥管理是在茼蒿的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适当的施肥以及浇水会促进茼蒿的生长。当种子发芽后就需要及时的浇水,一般会选择少量多次的浇水方法,保证土壤的湿润即可。一般在采收的前7-14天就需要及时的进行追肥,追肥主要以速效氮肥为主,但是需要注意氮肥的用量,不可以多用,因为多余的氮肥会造成茼蒿的徒长。后续的浇水大概每3-8天就需要进行一次,要保证土壤的湿润。
步骤/方式3
注意事项:在茼蒿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田间杂草的情况,如果出现杂草就需要及时的清除,避免杂草与茼蒿争夺养分。
步骤/方式4
病虫防治:在种植茼蒿前可以将土地深翻,这样可以避免病虫害的越冬,从而可以从根源上避免茼蒿的病虫害。但是在种植时还是需要加强管理,在施肥时可以施用适量的磷钾肥,这样可以提高茼蒿的抗病性。
一 整地施肥
播种前施足腐熟基肥,每亩1500-2000千克,另加磷酸二铵20-25千克,均匀撒在田内,翻耕耙平做成平畦。
二 播种
茼蒿种植主要采取撒播或条播,播种后覆土1厘米左右,耙平镇压。春播一般在3-4月间,秋种在8-9月间,冬种在11-2月间。小叶品种适于密植,用种量大,每亩2-2.50千克;大叶种侧枝多,开展度大,用种量小,每亩1千克左右。
三 田间管理
1 温度。茼蒿生长适温17-20℃。早春播种天气还比较冷凉,并伴有倒春寒现象,因此播种后需要在畦面上覆盖地膜或旧棚膜,四周用土压实,防寒保温,待天气转暖,幼苗出土顶膜前揭开薄膜。保护地种植超过25~C时要打开通风口放风。
2 间苗除草。当小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小叶种按株、行距3-5厘米见方间拔,大叶种按20厘米左右见方间拔,同时铲除杂草。
3 浇水施肥幼苗出土后开始浇水,浇水时间和次数要灵活掌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标准。每次采收前10-15天追施1次速效性氮肥,每亩施硝酸钾15千克,尿素8千克左右。
4 病虫害防治。防治茼蒿病虫害主要从农业防治人手,要合理施肥浇水,避免忽大忽小;温度管理不忽高忽低,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危害和农药施用,维护生态平衡。
四 收获
当幼苗长到18-20厘米高时,小叶种贴地面一次性割收,洗净根部泥土,捆成小把上市。大叶茼蒿收获比较灵活,可一次性采收完,也可以采取1次播种多次采收,方法是:收获时留主茎基部4-5片叶或1-2个侧枝,用手掐或小刀割上部幼嫩主枝或侧枝,捆成把上市,隔20天左右掐1次。每次收完及时浇水追肥,以促侧枝萌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茼蒿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茼蒿种植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