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草药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草药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光照与中药村
光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药材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光照,但药材品种不同,对光照的强弱、照射时间长短需求也不同。
1、喜光植物。以称阳性植物,这类药材要栽培在向阳的坡地或无遮挡的田地,阴蔽地区不能种植。如:栝楼、丝瓜等。
2、喜阴植物。又称阴性植物,栽培这些药材,需人工遮荫或荫蔽处。如:黄连、三七等。
3、中间型植物。又称耐荫蔽也能生长,如佛手、桔梗等。
二、温度与中药材
温度指植物生长期间的空气及土壤温度。
按药材对温度适应范围一般分为四种。
1、冷凉型。喜常年低温、夏季凉爽,无高温环境。如:黄连、人参。
2、温带型。生产期喜温暖气候,耐寒、耐热能力都较强,分布范围广。如:桔梗、防风等。
3、亚热带型。喜温暖而无寒冷气候环境,可耐受短时间的低温。采取一定措施可在温暖地带栽培。如:生姜、枳壳等。
4、热带型。喜高温,怕霜冻,遇寒易死亡。如:穿心莲、肉桂等。
引种栽培中药材时了解产地、气候条件及药材对温度的适应情况,对于决定是否引种及引种后如何创造条件,满足药材对温度要求,合理安排生产季节,使其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水份与中药材
水份对植物的自下而上具有重要意义,水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份。
土壤水份多,通气性差,有效成份减少,植株根部缺氧,造成生长不良,一些根茎类药材易传染根腐病、菌核病等。土壤水份少,既不能满足植株正常生理所需求水份而导致枯萎,又可加快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造成养料不足。
1基地信息搜集:生产技术部门根据基地的发展规划,查找信息,对有中药材种植历及经验并建立基本的地方的情况进行搜索,以及进行现场勘察。
2用地规划。确定选择基地未来5至l0年内是作为农业用地,非城镇或工业区用地等。污染源,周围无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及生活污染及交通污染等。
连翘可一年四季种植,环境适应力强,在荒地、平川都能种植,在荒山种植时,可与其他灌木混杂种植,每亩可种植200株左右。三年后开花结果,每亩可产80公斤左右,8年后为盛果期,每亩可产200公斤,初果期每亩每年可收入1200元,而盛果期每亩每年最少收获3000元。
霍香这一味中药,人工种植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农户青睐,霍香人工种植对土壤的要求其实不是太严格,只需要选择适宜的松软沙质土壤即可。
1.对于霍香施肥的话,以人畜有机肥为佳,霍香较为喜欢潮湿环境,幼苗则喜雨,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合理灌溉,尤其是雨季时要多注意,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烂根。
2.防虫害是霍香人工种植的最主要的任务和难关,霍香主要害怕枯萎病、斑枯病、角斑病等,其中可以使用多菌灵和波尔多液进行防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红蜘蛛的危害,使用虫螨立克有不错的效果
藿香别称合香、苍告、山茴香等,为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干燥地上部分可入药,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药用功效,栽培价值极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藿香种子怎么种植吧!
生长习性
藿香喜高温、阳光充足环境,在荫蔽处生长欠佳,年平均气温19~26℃的地区较宜生长,温度高于35℃或低于16℃时生长缓慢或停止。喜欢生长在湿润、多雨的环境,怕干旱,要求年降雨量达1600毫升以上。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而疏松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佳。怕积水,在易积水的低洼地种植,根部易腐烂而死亡。种子寿命2~4年,故隔年籽可以播种,种子萌发需要光照条件,发芽适温18~22℃,发芽天数7~10天。
整地播种
藿香苗床以选择排灌、管理方便、肥力中上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为好,结合翻耕施腐熟栏粪22.5吨/公顷作基肥。然后开沟敲细土垡,整成边沟1.5米宽的龟背形苗床,用腐熟人粪尿7.5吨/公顷浇湿畦面,将种子拌细沙或草木灰均匀撒于畦面后,用细泥:草木灰=1:0.5的肥土覆盖约1厘米厚,最后用竹片或小树枝在畦面上间隔约80厘米架成小拱形盖上薄膜保温育苗。一般每公顷本田需要苗床120~150平米、种子2.25~2.7千克。
温度管理
藿香种子播种后气温保持在20~25℃时10~15天出苗,出苗率达70%时,揭去薄膜,适宜生长温度18~25℃,当年春播的藿香在苗高12厘米,主茎有5对叶子时,基部的叶腋开始发生分枝,6月以后,气温升高,雨季来临,藿香进入旺盛生长期。
水肥管理
藿香茎叶均作药用,施肥以“全肥”为好(包括氮、磷、钾),如人畜粪、油饼等。第一次追肥在苗高3厘米松土后每平方米施腐熟稀薄人畜粪水1.5~2千克,以后分别在苗高7~10厘米、15~20厘米、25~30厘米时,中耕除草后,每次每亩施腐熟人畜粪水1500千克,或每亩施磷酸二铵10~12千克,施肥后应浇水,封垄后不再追肥。
中耕除草
藿香苗高3厘米时及时间去过密苗,使幼苗营养面积4平方厘米,或进行分苗,分苗株距6~8厘米。穴播的藿香每穴留3~4株,条播可按株距10~12厘米间苗,两行错开定苗。缺苗要在阴天补栽,栽后浇1次稀薄人畜粪水,以利成活。第一次收获前中耕除草2~3次,分别在苗高3厘米、12~15厘米、21~24厘米时进行。苗高25~30厘米时第2次收割后进行培土6厘米护根。
藿香多用种子繁殖,当年播种当年即可收获,且当年收获的新藿香叶子多,叶片质量也好。此外藿香还可以用宿根繁殖,让收割后的老根在原地越冬,翌春新苗出土后移至大田而获全草。
以种籽繁殖技术为主,介绍一下藿香的栽植方法:
(一)选址整地
选择适合藿香生长的环境,打垄栽培或者撒播均可。打垄栽培的苗床以选择排灌、管理方便、肥力中上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为好;结合翻耕施腐熟农家肥作基肥;做成1.2m宽的龟背形苗床,垄间开沟深25-30cm以利排灌。清明前后播种,将种子拌细沙或草木灰后开浅沟播种,也可均匀撒于畦面后,用细泥:草木灰=2:1的肥土覆盖约1cm厚;最后在畦面上架成小拱棚保温育苗。育苗圃每66平方米(一分地)用种子1kg,成苗后移栽可供7.5亩种植。播种时间在三月前后。
(二)田间管理
1. 温度管理
播种后气温保持在20~25℃时,10~15天出苗,出苗率达70%时,揭去拱棚,当年春播的藿香在苗高12cm,主茎有5对叶子时,基部的叶腋开始发生分枝,6月以后,气温升高,保持田间持水量50%以上,藿香进入旺盛生长期。
2、肥水管理
因为藿香茎叶主要作药用或食用,施肥最好用农家肥,一般以人畜粪、油饼等腐熟后施入。第一次追肥在苗高3cm松土后每66平方米(一分地)施腐熟农家肥粪水100kg,以后分别在苗高7~10cm、15~20cm、25~30cm时,中耕除草后,每次每分地施腐熟人畜粪水150kg,施肥前后应浇水以防烧苗,封垄后不再追肥。旱季要及时浇水,抗旱保苗,雨季及时疏沟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3、中耕除草间苗
当苗高3cm时按照窝距6~8cm(二寸)去弱留强间苗。每窝留苗3~4株;移栽苗要在阴天进行,栽后浇1次定根水掺入稀薄人粪尿或者沼液,以利成活。分别在苗高3cm、12~15cm、21~24cm时进行一次中耕除草。苗高25~30cm时第2次收割后进行需培土6cm护根促进萌芽。
4、病虫害防治 藿香主要病害有斑枯病、枯萎病,可于发病前用65%代森锰锌防治,于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防治。害虫,有红蜘蛛,可用三防灵防治。银纹夜蛾幼虫咬食叶片,可用杀灭菊脂杀灭。地下害虫用辛硫磷配毒饵诱杀。
有种子繁殖(新藿香)和宿根移栽(老藿香)两种繁殖方法。新藿香是用种子繁殖,当年7月可收全草,老藿香是指留种的新藿香收过种子后,让其老根在原地越冬,翌春新苗出土后移至大田而获全草。一般认为新藿香叶子较多,切成的片子质量较好;老藿香梗子多,切成的片子质量较差。因而生产上多采用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分春播和秋播。
(一)南方秋播 9-10月于整好的畦面按株行距各3Ocm开穴,深3-6cm,穴大,底平,施入人畜粪水后,每亩用种子0.5kg,拌草木灰,均匀撒播于穴内。如久晴不雨应及时浇水。秋播当年出苗,生长期长,产量较高。
(二)北方春播 3-4月顺畦按行距25-33cm划1-1.3cm深的小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6-1Ocm,用脚踩一遍,土壤过于则应浇水。春播产量较低,每亩用种量0.5-0.8kg。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草药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草药种植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