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菌种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菌种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6
首先,容器及工具的消毒,一般选择透明或白色易密封的容器,大规模培养可用50 升的透明或白色清洁广1塑料桶,或农用薄膜袋等。容器及工具的消毒详见单胞藻培养容器及工具的消毒方法。
2
/6
然后,培养用水,大量培养可选用含菌量较低的清洁淡水、海水或加粗食盐的谈水。从经济、实用的角度考虑,淡水水源以地下水为最佳水源,其次为自来水,自来水含氯量较高的,应敞1放置两三天或调整酸碱度值后使用。
3
/6
然后,若是淡水分离的菌种加0.1%~0.2%粗食盐,海水分离的菌种加1%~3%粗食盐。大量培养的淡水和海水的消毒均可采用含氯消毒剂处理,详见单胞藻中水的消毒方法。
4
/6
然后,则大就到量戏性用以量样是地实根据菌种的营养要求,选用合适的配方,将称量好的营养盐放人容器中,搅拌均匀。
5
/6
然后,调整酸碱度每种菌种都有适宜的酸碱度值,培养的菌种一般最佳范围为7.0~8.5 (适应范围6~10)。通常用1mol/L的氢氧化钠或冰醋酸来调节培养液的酸碱度。
6
/6
最后,培养液消毒后,一定要测定酸碱度的变化。进行接种,在菌种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大比例接种
在种植菌种之前,需要先对菌房进行消毒,然后将发酵好的养料铺在菌床中,把门窗关闭好,之后将菌房的温度控制在60℃左右3个小时,再降低到50℃左右维持一周,使养料能够彻底的发酵,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种植方法菌房里养料的温度降低到25℃左右后,就可以将菌种种植到养料上面去了,养料的厚度最好不要低于15厘米,种植时每株的间隔在10厘米左右即可,种植好之后,需要让养料处于微微湿润的状态,很快菌菇就能生长出来。
1、准备菇房
菌菇生长的环境较为湿润,在室内养殖菌菇时,应该选择背光的房间,并在房间的地面和墙壁盖上塑料膜,避免水分蒸发,如果房间内有窗户,则应该使用遮光布将其挡佳,并向房间的中心位置安装一个白炽灯。
2.配制养料
种植菌菇时,要使用稻草、麦秸、玉米秸、玉米芯等材料混合配制养料,并将养料装入塑料袋,放入锅中并倒入清水,开火加热,直到清水煮沸后,等待一小时的时间,然后将养料捞出。
3、按种覆土
捞出的养料晾凉后,即可将其均匀的铺洒在房间的地面上,并将厚度保持在十五厘米,然后向养料上方撒上捏碎的菌菇原种,再使用过筛的细土覆盖,最后向土面喷酒一次水分,两周后就会有菌菇长出。
4、生长环境
在养殖的过程中,要将环境温度保持在二十度左右,便于菌菇的子实体长出,在菌种生长期间,要忤环境湿度保持百分之七子,菌菇出菇后,则应该将湿度保持在百分之六十,使其更好的生长。
1、基质:种植平菇时,需要使用木屑、秸秆、稻草制作成栽培基质。
2、消毒:将基质装入塑料袋中,再对其进行高压灭菌。
3、接种:在消毒灭菌的环境中,将平菇菌丝接种至基质上。
4、养护:把平菇菌棒放置在通风透气的半阴处进行养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菌种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菌种种植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