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参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人参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整地施肥:选择排水系统完善、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靠近水源、地势较高的砂土。
播种育苗:种子进行催芽,第2年4月份进行播种。
搭建棚架:一般会用能透光又能透雨的棚进行管理。
科学管理:可以通过中耕除草和施肥促进人参成长。
病害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散热、保温、排水等工作。
人参播种要等温度稳定后进行,一般在4月中旬到6月上旬之间,播种方法如下:
选种催芽:选颗粒饱满的种子,提前催芽,等发芽后再播种。
准备土壤:配制松软、透气、肥沃的土壤。
播种入土:直接撒在土壤表面,覆盖薄土,并搭建小拱棚。
后期管理:等叶片萌发后追施肥液,并勤浇水保湿,肥水充足才可促使旺盛生长。
种植技术和栽培方法
春季田间管理:早春土壤解冻后,芽苞尚未萌发时去掉防寒物,再用耙或二齿搂松表土,以破除板结,提高地温。要注意平推平拖,不要碰伤根部和芽苞。并将畦面、作业道的杂草清除,但要注意冻害,下防寒土不宜过早。以后各次松土要浅,每年松土3~4次。
种植技术:
1、种子发芽法:人参种子要经过20~21个月才能发芽,经过8~9个月催芽处理才能发芽。因人参种子有胚后熟、生理后熟两个过程,完成此过程需要一定的温、湿度条件。在田间条件下,将种子播在5厘米厚土中,土壤湿度35%左右,从播种到种子裂口,土壤的温度约为17~18℃左右为宜。此时土壤温度由高到低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播种到种胚目视可见圆点为第一阶段,此时平均温度21℃左右;从目视种胚可见圆点到点到占乳的1/2为第二阶段,平均地温在17.4℃左右;第三个阶段是胚占胚乳的1/2到裂口,此时胚乳仍继续生长一个阶段,再通过3个多月的低温(5℃左右),至春季气温上升至11.8~15.2℃时,20天左右萌发率可达90%以上。
2、扦插
嫩枝扦插、露地扦插宜于春季进行,在温室中以气温在20-30℃时进行较为适宜。扦插材料要选择健壮的枝稍,长约6-8厘米,带2对叶片,于叶节下约0.5厘米处剪下,保湿备插。苗床土要用素沙土,或珍珠岩,不加肥料,按行距5-10厘米,株距5厘米,先用竹枝插小孔后再把插穗插入,入土深约为插穗的1/3,或斜向入土2/3。扦插完后浇水,适当覆盖遮光,保温保湿,但水分也不宜过多。清水扦插。插穗长以7厘米左右最合适,插穗截取后,放在阴凉处1-2天,使切口愈合,然后插于清水中,浸水深度2-3厘米,在28℃左右的温度下,2天即长出长1厘米左右的白根10条以上,即把长根的插穗移植在素砂土中,生长繁殖较直接扦插于土中快,成活率高。
3、分株
生产上较少用此方法繁殖。春季气候较温和的季节进行成活率较高,进行分株前将母株上的分枝培土,促使生根后分割出单株,如不带根则不易成活。
人参一般来说是在春季和秋季种植最佳,并且以春季居多,主要方法是首先将种子进行长时间催芽,配制富含有机质的基质土壤,入栽后保持土壤湿润,及时修剪处理,夏季时候适当遮阴,冬季注意防寒保温最佳。
1、种子催芽
要想人参种植的茂盛,首先要将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48个小时,然后用两倍的湿沙土放入盆内,然后将种子和土壤搅拌均匀放在18度左右的环境中,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大概2~3个月即可发芽。
2、种植时间
针对人参怎么种才会高产量,一般来说最好是在春季的3月中旬播种最佳,也可在秋季的10月下旬栽种,主要以春季为主,春季栽种一方面易于管理,而且也是最简单的,春季产量稍比秋季大一些。
3、基质要求
人参喜欢在疏松富含有机质的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中生长,一般选用森林腐殖土,粪土,园土,塘泥按照3:1:1:1的比例进行混合配制,栽种前浇入适量的有机肥作为基底,再浇入少量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4、入栽播种
然后将人参的种苗分别栽入培养土中,将芽端向下,然后用薄土覆盖,保持土壤湿润最佳,在幼苗生长2~4年再进行移栽,一般是在春秋两季进行,移栽后在表面覆盖一层植物茎秆残叶,并覆盖一层薄土最佳。
5、栽后管理
入栽后要不定期的做松土处理,拔除植株周围的杂草,夏季时候浇水要浇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还要在花蕾期进行摘心修剪处理,掐下来的花蕾可集中晒干,以作花茶之用。
6、夏季管理
夏季天气炎热,最好进行遮阴处理,避免强光直射,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可适当向周围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周围温度,而且雨量较多的天气,要及时的排水处理,避免出现积水现象。
7、冬季管理
入冬以后,最好在表面覆盖一层雪或者薄土最佳,起到防寒保温的效果,也可在表面套上一层塑料薄膜,然后保持正常的光照,而且要减少浇水,雨雪天气的时候及时要进行排水处理,避免雪水过多出现烂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参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参种植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