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茶树菇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茶树菇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准备基材:茶树菇的基材可以使用稻草、玉米秸秆、麦秸秆等植物秸秆,也可以使用锯末、木屑等木材废料。将基材浸泡在水中,直至基材充分吸水,然后挤干多余的水分。
2. 消毒基材:将浸泡好的基材放入锅中加热,煮沸30分钟,消毒杀菌。然后取出晾凉备用。
3. 菌种接种:将茶树菇菌种放在消毒后的基材中均匀撒开,然后轻轻拌匀。将菌种与基材混合后,装入塑料袋或容器中,每层压实一次,保证菌丝能够顺利生长。
4. 保持湿度:将装有基材和菌种的袋子或容器放在通风良好、光线适中、温度在15-25℃的地方,保持适宜的湿度,每天喷水保持基材湿润。
5. 菌丝生长:大约经过7-14天的时间,菌丝会逐渐覆盖整个基材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绒毛状的菌丝。
6. 开始结实体:当菌丝完全覆盖基材表面时,就可以将基材放入适宜的环境中,开始结实体的生长。适宜的环境包括:温度在10-25℃,湿度在80%左右,光照强度适中。
7. 采收:茶树菇结实体生长周期大约在20-30天左右,当结实体的表面变为淡黄色时,就可以采收了。用刀将结实体从基材上切下即可。
1、首先进行选种。要选择较质量好的菌种,菌龄不要超过八十天的适龄菌种。建议从正规渠道进行购买。
2、进行接种。接种时的菇筒的余温在三十度到三十六度之间,将菇筒放入接种箱内,再经消毒后可接种,接种时袋口要靠近酒精灯火焰处,袋口朝下,除少量菌种接入洞内,大部分菌种要放在表面,然后扎紧袋口。
3、进行培养。接种后速将菌袋放入培养室的菇架上培养,室内应保持二十三度左右。相对空气湿度应保持较为湿润。室内光照不能太强,早晚通风,勤打扫,菌丝生长经三十天左右,可解开扎口线,进入少量空气,加快菌菇生长。一般温度适宜,六十天左右,可开袋出菇。
1.营养。茶树菇是一种对木质素、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野生茶树菇仅着生于油茶树上。经人工驯化后,可利用油桐、枫树、柳树、栎树、白杨等阔叶树作栽培材料,但以材质较疏松、含单宁成分较少的杂木屑较适应茶树菇生长。可充分利用麸皮、米糠、饼肥等作为氮源。 茶树菇除能利用杂木屑外,蔗渣、稻草、棉籽壳、菌草也可作为碳源。碳源中以单、双糖为最好,淀粉、纤维素等利用能力较弱。若栽培料配方中仅含有葡萄糖,菌丝生长较疏松,并用少量蔗糖搭配,则菌丝生长致密,长势旺盛。说明菌丝生长过程中需要矿质元素相关。
2.温度。茶树菇属中温型食用菌。在PDA培养基上,26℃条件下,孢子经24小时萌发,48小时后肉眼可见到微细的菌丝。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3~28℃,超过34℃停止生长,在零下4℃可保存3个月。子实体原基分化的温度范围是12~26℃,最适温度为18~24℃,较低或较高温度都会推迟原基分化。温度较低,子实体生长缓慢,但组织结实,菇形较大,质量好;温度较高,易开伞和形成长柄薄盖菇。
3.水分。茶树菇栽培的培养基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即用手抓一把培养基,用劲捏,指缝间湿润,稍有水但不流下,手指松开成块,落地后散开为宜。但不同种类的木屑及粗细不同略有差别,应灵活掌握。菌丝生长时,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以下;子实体形成发育期为85%~95%,生长期适当降低,以延长产品保鲜期。
4.空气。茶树菇属好气性大型真菌,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通气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易造成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菌柄粗长、菌盖细小、早开伞、畸形菇。
5.光线。茶树菇是需光性真菌,子实体具有趋光生长特性,适宜的漫射光是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要条件。菌丝体培养期间,在无光条件下仍然生长,但不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没有光照不易分化,适宜光照强度为50~300勒克斯。
6.酸碱度。茶树菇菌丝喜弱酸性环境,最适pH5.5~6.5,pH值4以下或6.5以上菌丝生长稀疏、缓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茶树菇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茶树菇种植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