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生姜种植技术和管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生姜种植技术和管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种植时间
生姜的生长需要比较高的温度,播种期都比较晚,暖热地区在3月上、中旬播种,温和地区在4月中旬后播种,温凉地区在5月上旬播种。
二、种植方法
1、地块选择和整地施肥
生姜的根系少,分布范围小,种姜的地块要选择肥沃疏松的壤土或者沙壤土,在粘重潮湿的低凹地种植生长不良,在瘠薄保水水性差的土地生长也不好。
土地必须进行深翻暴晒,使土壤风化疏松,以利生姜的根系生长发育。生姜的产量高,生长期长,所需肥量多,每亩施放腐熟的农家肥2000—2500公斤、复合肥20公斤、50—100公斤的饼肥。将肥料翻犁在土壤中,耙平后做成厢宽1.2米,沟宽30厘米的高窄厢
时间:选择在每年的4~5月进行种植最佳,此时的温度最适宜姜的发芽和生长。
选种:选择健康粗壮、色泽优良的生姜茎块。
土壤:选择疏松、肥沃、透气、排水性好的土壤,使用前需消毒。4、种植:将生姜茎块栽种到土壤中,覆盖一层薄土,适量浇水即可。
姜种:种植生姜时,需要选择有光泽、无病虫害且呈现浅黄色的根茎作为姜种。
土壤:选择疏松透气的沙壤土,再施加有机肥作为基肥。
种植:在春季将生姜种埋入到土壤中,并覆盖地膜。施肥:生姜生长期,需要追施4次肥料。
种植生姜宜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多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好,田块排灌方便,不易积水。
生姜遇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发生腐烂病,俗称姜瘟。姜瘟是一种细菌性的土传病害,一旦发病,便造成大量减产。由于生姜有这种毁灭性病害,所以生姜不宜连作,应与十字花科作物、豆科作物等进行3~4年的轮作
生姜的播种时间-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姜播种前要精选姜种,剔除霉变,腐烂,干瘪的病弱姜块。种姜要选择50—100克有1—2个壮芽的姜块为好,太大的姜块也可播种但需种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掰开,但伤口应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后再播。
生姜种植的密度多大,应视种植地块的肥力、水肥条件、种姜块的大小而定。土壤肥力高,肥水条件好的地块,且种姜块在60--80克之间,行株距为0.65×0.2米,即亩植5000株左右;土壤肥力和肥水条件中等的地块,种姜块在50克左右,行株距为0.6×0.18米,即亩植6000株左右。
一、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质土地种植,忌连作。
二、整地和施基肥
播种前亩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作基肥,施后要充分犁翻耙匀。分畦开沟,每畦宽1米,畦高20公分,并在畦面横开播种沟。
三、种姜处理和播种
播种前先将姜种置于阳光下晒2天,然后用2%福尔马林浸种消毒6-8小时(注意消毒后要用清水洗干净),或用农用链霉素浸种消毒6-7个小时。播种适期为3月初至4月中旬,播种规格一般为株行距0.25米×0.4米,每亩播种姜块3500-4000个。
四、田间管理
1、适时追肥。苗期追肥以轻、淡肥为主;以后重追肥两次,次是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此时是孙姜旺长期,是生姜的吸肥高峰期,亩追施复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第二次是在9月上旬-10月上旬,此时是生姜块茎迅速膨大期,亩追施复合肥30公斤、氯化钾10公斤。
2、适当遮荫覆盖。夏季气温高、日照强,对生姜越夏极为不利,做好遮荫覆盖十分必要。可在畦边间套种玉米、大豆等作物或搭棚遮荫。同时在姜行间覆盖稻草,减少地面辐射,增加土壤湿度。
3、水分管理。生姜整个生长期间必须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要求灌“跑马水”,畦沟渍水时要及时排清。
五、病虫害防治
(1)防治姜瘟:播种前选用无病种姜,做好种姜消毒。发病初期喷施农用链霉素或叶青双或波尔多液,每隔15天喷一次,共喷3-4次。重病株要及时挖除烧毁,并在姜穴撒石灰消毒。
(2)防治炭疽病:在发生初期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防治。
(3)防治条螟:在发生期用敌百虫+杀虫威防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生姜种植技术和管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生姜种植技术和管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