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鸭苗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鸭苗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做好育鸭苗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备足新鲜优质的全价饲料。其次,育雏室、饲养用具和必要设施要配备齐全,保证每羽雏鸭都能吃到饲料和饮水。再次,育雏室、饲养用具等要用2%烧碱水进行消毒,干燥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最后,育雏室熏蒸消毒。三、先饮水后开食
雏鸭出壳后没有饥饿感,在出壳后24小时后雏鸭绒毛已干,活泼好动,常发出“嘎嘎”的叫声,并开始活动互啄,这时就要先喂水后开食。若雏鸭精神倦怠,眼睛半开半闭,不愿活动,此时已超过开食时间。雏鸭开食过早,容易损伤消化器官,影响雏鸭健康;开食过迟,营养供应不上,不利于生长发育。因此,雏鸭开食的最好时间是在出壳后14-24小时之间。
要先饮水再开食。在饮水中加适量葡萄糖或维生素C,能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胃,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吸收剩余卵黄,增进食欲,增强体质。若在饮水中加入1‰的高锰酸钾,还可起到肠胃消毒作用。
四、把握饲喂方法与次数
雏鸭的消化机能不健全,故而饲喂雏鸭时,每次不宜过多,只喂六七成饱,若一次喂得过饱,易造成消化不良,雏鸭胃肠容积小,而消化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数过少,使雏鸭饥饿时间长,就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
14日龄内的雏鸭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采食的食糜5分钟就可达到十二指肠,2小时开始排粪,4小时排空,喂食间隔时间超过4小时,雏鸭就处于饥饿状态。一般地说,雏鸭越小,食量越少,喂食次数越多。在育雏初期要做到勤添料、少喂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雏鸭活动。
小鸭苗消化能力弱、抵抗力低,但生长发育迅速,因此一定要做好饲养管理,保证鸭苗健康,以及成活率。那么小鸭苗怎么养殖?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小鸭苗的养殖方法。

1、育雏室消毒
小鸭苗抵抗力低,容易受病菌危害,因此育雏室、饲养用具等要用2%烧碱水进行消毒,干燥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才能给小鸭苗使用。最后育雏室熏蒸消毒。
2、先饮水再开食
雏鸭出壳后没有饥饿感,在出壳后24小时后雏鸭绒毛已干,此时就要先喂水后开食。饮水中可以加入适量葡萄糖或维生素C,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强体质。或者是加1‰的高锰酸钾,起到肠胃消毒作用。
3、饲喂方法次数
雏鸭的消化机能不健全,故而饲喂雏鸭时,每次不宜过多,只喂六七成饱。在育雏初期要做到勤添料、少喂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雏鸭活动。

4、饲养密度分群
雏鸭的饲养密度要适宜,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鸭舍潮湿、空气污浊,引起雏鸭生长不良等后果;密度过小,则浪费场地、人力等资源,使效益降低。网上育雏密度:1-7日龄25-30只/平方米,8-14日龄15-25只/平方米,15-21日龄10-15只/平方米,22-28日龄8-10只/平方米。地面育雏密度应降低一倍。分群一般按每群200-300只进行饲养。
5、温湿度管理
育雏前期光照一般在3米一个100W/的灯泡,小时鸭苗视力弱,光照过于低影响吃料。一般育雏期间的湿度掌握在60%到70%之间,过于干燥鸭苗容易脱水,湿度过大容易引起绒毛湿鸭子感受的温度低,容易引起引起聚堆压死鸭子。
6、做好疫病防治
做好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工作。重点预防雏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支原体病,1-7日龄用抗菌药物预防,但一定要使用敏感药物。

小鸭苗不管是环境适应能力,还是吃食,都比成年鸭要难管理得多,但是为了有效保证鸭苗成活率,以上这些饲养方法及管理事项大家一定不能错过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鸭苗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鸭苗养殖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