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星斑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东星斑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饵料投喂:可喂小杂鱼等冰鲜饵料或配合饲料,也可两者结合投喂,以冰鲜饵料和配合饲料结合投喂效果较好。喂冰鲜小杂鱼等可制成鱼糜投喂,喂配合饲料的最好2~3小时投喂一次;鱼体长至5cm~10cm时,一天可喂4次,喂冰鲜小杂鱼可根据鱼种口径大小将冰鲜小杂鱼切成块状投喂;鱼体长至150g以上时,每天可投喂一次冰鲜饵料。
2、水质管理:每lm2~1.5m2布气石一个。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1/3左右,在投饵完成后进行换水,采用边排水边清扫池壁、池底、充气管、气石上的污垢及残留物的方法,日温差控制在3℃以内,水温高时要加大换水量,每5天左右全池大换水一次。20天~30天左右倒池一次,同时进行筛选,大小分池饲养,将池子彻底清刷、消毒后再使用。冬季水温保持在18℃以上。
3、选别分养:苗种阶段东星斑容易发生互残现象,尤其大小不一时互残严重,应根据鱼种的生长不定期地及时进行筛选,保持同一养殖池中鱼体大小规格一致,一般采用不同规格的不锈钢网筛结合手工方法筛选。
4、病害防治:养殖过程中需要防止车轮虫、小瓜虫等寄生虫和海水弧菌、爱德华氏菌等细菌性疾病,尤其是苗种期,要特别重视养殖环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清理池壁和池底,保持清洁的养殖环境;投喂新鲜的饵料;定期有规律地对鱼体进行杀虫、淡水药浴;养殖用具最好单池使用,定期消毒。
市场利润是可观的
一:亲鱼培育
亲鱼来源:1、人工网箱中精心培育,在产卵前期筛选
2、自然海区捕捞
催产的雄鱼要求体重2000g以上,雌鱼体重为500~1500g
室内水池培育的亲鱼自然产卵受精后,通过溢流水收集于60目的集卵网箱内,亲鱼产卵大约在日落之后进行。对于性腺发育达IV期中后期的未产亲鱼,可通过人工注射激素进行催产。
一般按雌雄比例1:1~3:1,采用干法人工受精。受精时水温保持在24.5~28.5℃左右,pH为8.0~8.2,水质相对稳定。受精率平均为68%,最高可到98%。
一:网箱孵化法:
孵化网箱用60目筛绢制成,放卵密度30万粒/m3。
水温21~27℃
盐度为22~31
pH为7.9~8.2
微量充气,溶解氧5mg/L以上
当胚胎出现心跳时停止充气,捞出胚胎,移入培育池。
二:直接入池孵化
将受精卵直接放入培育池充气孵化,密度为3~5万粒/m3
水温为25~26℃。
从受精卵到仔鱼出膜约需24~25h。
仔、稚鱼的培育
培育水池:采用一般海水鱼类设施即可。
放养密度:初孵仔鱼放养1.5~3万尾/m3,稚鱼期0.1~0.5万尾/m3.
饵料投喂:孵化后第三天,卵黄囊几乎全被吸收,口张开,平游,开始摄食。随生长的进行,依次投喂牡蛎受精卵或幼体(开口道10日龄)、轮虫(4~25日龄)、卤虫幼体(15~35日龄)、饶足类(25~45日龄)、卤虫成体(35~45日龄),糠虾和小鱼虾等(45日龄以上)
水质调节:育苗用水为沙滤海水或二次沉淀海水,初孵幼体无有用能力,应静水培育,充气量不宜过大,培育水中加入小球藻,密度为10~20万/ml,稚鱼后期,每天换水2次,每次1/3~3/5。水温控制在20~30摄氏度,盐度为20~30,pH7.8~8.9,避免阳光直射。35天后,稀疏密度,待鳞片长齐,便进入了幼鱼期。鳞片长齐、完成变态发育的个体便进入了幼鱼期(体长约30~35mm),开始营底栖生活,生长速度也相对减慢。增重比例增加。此阶段应模拟自然生态,在池底设置隐蔽物,同时加大换水量。也可将期移入网箱或大水体,投喂肉糜制品,为以后的成语培育做驯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星斑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星斑养殖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