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蝎子的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蝎子的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开挖一个深度为140厘米左右、宽度为162厘米左右的养殖池,并在池底铺设一些砖块,池的四周要用砖石砌成墙(墙要高出地面50厘米),墙的内部和外部要用水泥抹平。
2、在低于地面40厘米的位置用水泥制板或隔板将养殖池隔为上层和下层,然后在隔板上钻出3-5个大小适宜的孔洞,以便蝎子能够自由出入。
3、在养殖池的一侧安放1根管筒(斜出地面)作为通风观察孔,孔的直径以6-8厘米为宜,然后在隔板上面用瓦片、石片等材料做成蝎床。
4、在蝎床中间安放1根直径为3厘米左右的胶管(作为加水管),然后将胶管的下口堵死并在管壁上钻一些细小的孔洞,以便胶管能盘绕在蝎床上。
5、将胶管的上口系于池洞的铁纱网上,并将上层的内侧贴上玻璃,以防蝎子外逃。
答案是:第一种:池养
池养是目前大多数养蝎户的养殖方法。养殖池建在室内。举例说明某一家蝎子养殖户的池子长1.5米、宽1米、深1米。池子底部起三层砖,据说这样干活的时候不至于弯腰,弯的腰疼。
养殖厂的老板说,蝎子养殖房内,一定不要堆放农药、化肥或其他化学药品。另外爱吸烟的朋友,在进入蝎子房后不能吸烟。蝎子对气味十分的敏感,有刺激性味道的物品都不能放在蝎子房内。
一般情况下,一个蝎子池,可饲养2~3龄蝎子3000只左右,4~5龄蝎子1500只左右,6龄蝎子800只,种蝎600只左右。
挑选体壮、个大、活跃的蝎子,密度按照蝎龄确定,蝎窝内放土坯,要有空隙。饲喂以蚯蚓、黄粉虫和土元为主,天天喂料,投料量要适中,以第2天观察食物略有剩余为宜。饲养过程中对于生长差异大的要分养,同时注意气温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
1、养殖地:选择背风向阳、采光面大、排水良好、清洁安静的地方。
2、建池:建池尺寸为高0.5米、宽1米。池外壁可用少量灰浆堵塞砖缝,防止蝎子从缝隙中外逃。
3、建垛:在池子的四周用砖瓦、石块平垒1.5厘米左右的垛,供蝎子栖息。
一、就近引种
由于不同地区的温度、土壤等环境因素不同,如果引种的距离跨度太大,蝎子水土不服,引起死亡。因此如果是初次养蝎,一定要到就近的蝎场去引种。
二、少惊吓
蝎子虽然有着威力十足的尾巴,但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胆小的动物,如果经常翻动蝎子的窝,会让它受到惊吓,这样蝎子会四处乱窜还会不归窝,最后会不吃不喝的死去。、食物要新鲜
蝎子有互相残食的习性,其实这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如果能给蝎子提供新鲜鲜活的昆虫,蝎子就很少出现互相残食的情况,因此一定要先解决好饲料问题。
四、孕期护理
蝎子通常会在盛夏季节产仔,如果这时候还把公母蝎混养在一起,母蝎会因为找不到安静的地方生产而流产,而且公蝎还会把刚生产的小蝎吃掉,所以孕蝎产仔时一定要单独饲养,保持安静。五、产期护理
母蝎生产过后,小蝎需要爬到母蝎背上待上一段时间,直到第一次脱壳后才能正常下地生存。如让母蝎和仔蝎呆在一起10多天,又不供应饲料和水,母蝎饿了、渴了,就会毫不留情地将仔蝎吃掉。
六、幼蝎的饲养
幼蝎在经历过第一次脱皮后会从母蝎身上下来,此时幼蝎的食欲会大涨,每天需要吃掉一只小昆虫,但由于幼蝎的自我捕食能力很弱,如果喂得饲料过大,幼蝎无法杀死的话,幼蝎便会互相残食。如果没有足够的小黄粉虫或其它小昆虫,幼蝎是很难长成成蝎的。七、防逃措施
虽然蝎子不能飞,但是它的爬行能力很强,无论采取何种饲养方式,都要在四周用宽边透明胶或玻璃条或塑料布围好贴好,不能让蝎子趁机跑掉。
八、防止水浸
蝎子的呼吸和生殖系统都在身体的下部,因此千万不能水浸,平时加水要选在白天,加水一次不要太多,泥土有些湿润就行。给蝎子提供饮用水,用小盘盛几块吸水海绵或棉花就行,一般一周换一次新水即可,不要长期让蝎子喝到变质的水,否则蝎子会病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蝎子的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蝎子的养殖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