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甲鱼技术,人工养殖甲鱼技术视频

2025-02-26 07:44:07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工养殖甲鱼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人工养殖甲鱼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工养殖甲鱼半斤长多长时间?

需要半年左右!人工养殖甲鱼,一年大概能长1-1.5斤;野生甲鱼则生长缓慢,一般一年只长100克左右。

人工养殖甲鱼技术,人工养殖甲鱼技术视频

人工养殖第一年生长比较缓慢,大约能长半斤左右,第二年生长速度会加快,养殖两年通常能达到2斤左右。养殖甲鱼,应选择裙边较厚实、平直,背部呈褐色或暗绿色,腹部为乳白色或浅红色的鱼苗,这样的甲鱼繁殖能力强,比较好饲养。

养殖水温以20-30℃较为适宜,水质透明度应控制在30厘米左右,每隔3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1/3。

人工养殖甲鱼怎么鉴定?

1、野生甲鱼:甲背为灰黑色、土黄色、褐底黑斑色,且光洁平整,有蜡质光感,能隐约看到甲壳轮廊,由于天然自寻觅食,故体型骄健,肌肉紧实。若用手指抵压腹甲,反弹力大。

2、人工甲鱼:其甲背呈现黑中透绿色、黄中带绿色、绿青苔色等,且甲背皮略厚,粗糙无光质感,像蛤蟆皮不易看出甲壳轮廊。用手指抵压腹甲反弹无力。肌肉松软、肥厚笨拙。

一个月能吃几次人工养殖甲鱼?

甲鱼通常三个月左右吃一次合适,虽然甲鱼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还可以起到滋阴补肾的效果,但是尽量不要食用过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的情况,并且对于胃火比较大的人尽量不要吃甲鱼,而且在怀孕期间的女性也不可以吃甲鱼,以免导致胎儿出现流产的情况。

如何生态养殖甲鱼?

在稻田养甲鱼符合生态养殖,主要包括开挖暂养沟、开挖养殖沟、防逃设施、食台设置、甲鱼苗放养和饲养管理;从而减少了化肥使用量,甲鱼又能捕食田间害虫,减少了农药的用量,实现了生态养殖,提高了甲鱼和水稻的品质,保护了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1、开挖暂养沟:在水稻田的一边开挖宽2m、深1. 2m的暂养沟,沟面积占稻田面积 的5 %,便于以后起捕,并在暂养沟一侧建一南北向的沙滩供其晒背用。

2、开挖养殖沟:沿四周田埂内侧,距埂0.5m挖环形沟,沟宽lm、沟深0.5m ;5亩的 稻田要加挖十字,沟宽lm,沟深0. 5m,沟沟相通。

3、防逃设施:田埂要高出田面50cm左右,捶紧夯实,在养殖田埂上用专用农膜沿 四周设置高度80cm防逃墙,并用木桩按一定距离支撑固定,专用农膜插入泥中10cm围护田 埂。在进排水口设拦鱼设施,用宽5cm、高80cm用竹片织成孔隙为3cm的竹栅栏,防止甲鱼 外逃。

4、食台设置:每亩养殖稻田设置甲鱼食台4个。

5、甲鱼苗放养:甲鱼种放养前,对稻田养殖沟进行清整消毒,每亩用生石灰75kg 兑水泼洒。6月底待水稻秧苗返青,排干田间水,进行烤田,然后加水至20-30cm时投放甲鱼 种,亩投放300g/只左右的甲鱼种250只,并用5%食盐水消毒。

6、饲养管理:饲料主要投喂甲鱼全价配合饲料,适当投喂小鱼、小虾、螺蛘肉、玉 米、小麦。7-9月份是甲鱼摄食生长旺季,每天投喂三次,日投喂量为甲鱼体重的5%,10月 下旬以后投饵量要少一些;日投喂量为甲鱼体重的3 %,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每天坚持巡 田,定期对养殖沟泼洒生石灰消毒。合理使用农药,确需用药应选择对甲鱼危害小的生物农 药。

(一)放养健康外塘生态水鱼苗

目前,生态水鱼养殖用苗主要为中华甲鱼苗、实践证明,中华甲鱼苗抗病力强、病害少、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因此,养殖甲鱼应首选中华甲鱼苗。健康苗种的特征是体肥、体型宽大、体表光洁、无伤残、活动力强。

甲鱼苗放养前应进行体表消毒处理:用红霉素浸泡10~20分钟可预防细菌性疾病和减少甲鱼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二)创造适宜环境

放养前应先将水色培育好,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换水排污,坚持水上投喂,防止残饵污染水体。在池塘中放养一定面积的水葫芦和一定数量的花、白鲢,并定期泼洒光合菌制剂。池底应有适度的瘀泥层,一般 10~20厘米即可,新塘底层也应准备一层细泥。要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高密度并不等于高产量。养殖密度高,其残饵和粪便排泄量越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越高,水质很难控制。密度高,会使水鱼之间抓伤、咬伤的几率增加,水鱼更容易发病。生态养殖,一般放养2~3只/平方米即可。另外,要尽量将水鱼养殖区与外界隔离开来,防止无关人员及动物的干扰,以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三)提供优质饵料

水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动物,食性复杂。在人工精养情况下,要想使水鱼的生长、成活率和商品质量达到最佳效果,必须选用优质配合饲料,长期添加一定比例的新鲜、无污染的鲜活饵料(如鱼、螺、肝、鸡蛋、蔬菜)打浆与配合饲料混合投喂,以调节和改善水鱼的内脏功能。当前水鱼价格下跌,有的养殖户为降低成本而使用低档配合饲料,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有一些地方水鱼“白底板”病发生率较高与长期极少或不添加鲜料有一定的关系。当然这也与水质调控不好、预防措施不够有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工养殖甲鱼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工养殖甲鱼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