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蟹养殖技术,稻田蟹养殖技术与视频

2024-07-20 10:06:05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稻田蟹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稻田蟹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最好的蟹田米种植方法?

1.稻田开发

稻田蟹养殖技术,稻田蟹养殖技术与视频

开挖稻田并整平,稻田平面平均低于地平面约60cm。

2.加高加固田埂

田埂加高至50~60cm,高度应稍微低于地平面,顶宽50~60cm,底宽80~100cm。田埂应夯实,以防河蟹挖洞逃跑。

3.开挖蟹沟

在距田埂内侧1~2m处挖环形沟,沟深100~150cm,坡度1∶1.2。沟的宽度可以根据情况确定,如果以种植水稻为主,沟宽应小些,一般50~100cm;如果以养殖河蟹为主,沟宽应大些,可以100~300cm。面积大的,也可在环形蟹沟的基础上挖成“田”“目”“日”字形蟹沟。田间工程应在泡田耙地前完成,耙地后再修整一次。

稻田养蟹,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一项具有综合效益的系统工程,对于稳粮保供,增产增收,引导农民致富,振兴农村经济有着重要作用。其优点是:(1)有利于水稻生长,水稻不减产,又提高品质、增效河蟹摄食稻田中的杂草、绿萍、底栖生物,并大量消灭稻叶蝉、螟虫等害虫,其排泄物可肥田,据测定,连续几年养蟹的稻田,耕作层的土壤有机质提高了1倍左右。这就促进了水稻生长,提高了水稻产量,在种植上采用大垄双行技术,水稻栽插“一行不少,一穴不缺”,利用水稻的边际效应,水稻增产5%~17%,而且是“有机稻”,每千克售价增加0.2元,成本下降10%以上。(2)稻田为河蟹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促进河蟹生长稻田水浅、遮光,有利于河蟹隐蔽和蜕壳,浅水饵料生物多,有利于河蟹生长。在后期采用强化营养措施:在第4次蜕壳后,增投动物性饵料,使稻田中河蟹规格明显增大,雌蟹100克以上,雄蟹150克以上,而且品质改善,稻田成蟹产量25~30千克。(3)稻蟹共生,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每亩稻田可收稻谷400千克左右,收获成蟹25千克以上,可提高纯效益1000~1500元。(4)综合效益极为显著稻田养蟹将种植与养蟹密切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稳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了河蟹和水稻的品质,不仅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而且生态效益显著。(5)一水二用,一地双收,符合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该项技术,对于确保我国基本粮田的稳定,确保粮食安全战略有重要意义。不仅节约了土地、水资源,而且稻蟹共生,稻田病虫害、杂草明显减少,水稻有利于河蟹隐蔽,蜕壳和生长,确保稻田湿地环境和谐友好,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食品安全型的产业。

稻田蟹怎么在家养?

1、环境

在家里养螃蟹可以是水泥池,可以是较大的塑料盆,可以是大一点的鱼缸。不管是什么,都可以养,这里以鱼缸为主。在缸底放些石头、细沙,注入晒一天的自来水,水要没过螃蟹的壳。再在鱼缸里种一些水草,比如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等,给螃蟹营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2、放蟹

将选好的大螃蟹或是小螃蟹放进缸里,本身要无病无伤。螃蟹是群居动物,可以几只螃蟹一起饲养,这样成活率比较高,但是大小规格要一致。

3、食物

螃蟹是杂食性动物,可以喂鸡蛋黄、动物内脏、小鱼小虾、白菜、豆干、南瓜、马铃薯、螺蛳、蚌肉、红虫等,很好养活。一天喂1-2次,食量以半个小时内吃完为准。

4、清洗

要定期给螃蟹清洗,清洗时用手固定住螃蟹,再用牙刷沾点沐浴露或肥皂洗刷,尤其死角处,拉着它的脚刷。洗好后用水冲干净,鱼缸也要洗,偶尔撒点盐,可以预防传染病。

5、换水

每隔三天换一次水,换水后泼洒适量生石灰,可以杀菌消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稻田蟹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稻田蟹养殖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