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放养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放养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饲养实施方法 :
1、林果地选择及鸡舍建设:一般林果地都可以用于散养鸡,但以选地势高,朝南向阳,通风换气条件好的林果地为好。林果地内搭建简易育成鸡舍,选背风干燥处用毛竹、木头等扎成双坡或单坡顶棚架,高2米左右,用石棉瓦盖顶和彩条编织塑料布围墙。舍内地面平整,条件好的用水泥铺面。
2、林地布置:林内可留有杂草等天然食物,以增加鸡群采食量。但杂草切忌过深过密,以免蛇、鼠对鸡群伤害,放养林地面积较大时,可多搭几个临时荫棚,棚内安放料槽,饮水器,供鸡白天采食,饮水和防风避雨用,担心鸡只被盗或鸡只走失,可用尼龙网围林地一周,高1.5米--2米。
3、日常管理:育雏期结束脱温后,鸡群即可采取林果地散养饲养方式,每天早上将鸡放出鸡舍,让其自由活动,采食天然饵料(青草、白蚁、蚯蚓等),同时早上和中午在鸡舍、荫棚内投放一定饲料,让鸡群半饱即可,将饮水器随时上水,不断水。下午天黑前将鸡赶回,让鸡群食饱后回舍过夜,但关鸡时应将料槽内剩余的饲料清除干净。让鸡群建立开食条件反射,每次开食时吹口哨或用其他声响,让鸡群适应。几天后鸡群再听到同一声响就会立即回来采食,便于管理。
4、鸡群全进全出,搞好环境消毒:同一鸡群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因为不同日龄鸡的饲养、管理、饲料及预防免疫要求不同,如果同养就会造成防疫和管理上的不便。同时每批鸡统一出笼后,能统一对鸡舍内进行清理、消毒,对舍外林地进行清扫、铲除、深挖,并空场一段时间以达到自然净化作用。一般一片林果地饲养2-3批后就应另换场地,将原林地翻挖并空半年后再养鸡,这样效果好。
5、注意观察鸡群:每天早上放鸡,白天开料和下午关鸡时是对鸡群观察的最好时机,此时应及时观察鸡群的表现状况,健康鸡表现为吃料、饮水速度快,早上放出时争先跑出,开料时跑来抢食,叫声响亮。
养殖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猪舍:选择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的地方建立猪舍。猪舍可采用水泥地面,每间猪舍面积约20平方米,每栏饲养4-6头。
2. 饲料选择:野猪喜欢吃青绿饲料,如青草、红薯藤、花生秧等。此外,还可以搭配玉米、麦麸、豆粕等精饲料喂养。
3. 饲养管理:刚买回来的野猪种需要经过适应期,一般需要1-3天的调整,在此期间要喂食清水和少量精饲料。在适应期过后,可以逐渐增加野猪的食量,每天喂食2次,一般是早上8-9点和晚上5-6点。同时,要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和适宜的温度,定期进行消毒工作。
4. 疫病防治:野猪也有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气喘病、猪瘟等。因此,要定期对野猪进行检查,发现疾病要及时治疗。同时,还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提高野猪的免疫力。
5. 放养管理:在放养野猪时,要选择适宜的场地,保证有足够的青绿饲料和水源。同时,要注意控制野猪的行动范围,避免逃逸和侵犯他人财产。
6. 野猪种的选择:在选择野猪种时,要选择适应能力强、耐粗饲、抗病能力强、肉质好的品种。同时,还要注意种公母比例,一般公母比例为1:3较为适宜。
总之,放养野猪的养殖技术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施,包括猪舍建设、饲料选择、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放养管理和野猪种的选择等。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提高野猪的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放养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放养养殖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