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颡鱼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黄颡鱼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黄骨鱼养殖时,要保证好池塘条件,池塘需保证水深在1.5米以上,采用泥沙质底,保证排灌方便、水量充足,提前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鱼苗投放应在天气晴朗时,可搭配其他鱼苗投放。饲料可用小杂鱼、小虾、蚯蚓等纯动物性饲料,也可以投喂人工饲料。在日常管理时,水质要保持清洁,定期加注新水,池水不宜碱性过强。
2、黄骨鱼营养价值:黄骨鱼中含有丰富的水分、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灰分、维生素A、胡萝卜素、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维生素E、钙、磷、钾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可以给身体补充全面的营养物质。黄骨鱼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肝和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黄骨鱼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的功效,有利于生长发育。
饵料质量较⾼是提⾼黄颡鱼成活率、上市规格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黄颡鱼是杂⾷性、以动物饲料为主的鱼类,因此,投喂的饲料的粗蛋⽩应在35%以上,5⽉以前按鱼重量2%⾄2.5%投喂,6⽉⾄8⽉⽔温⾼,黄颡鱼正处于⽣长旺盛的⾼峰期,可按鱼体重的4%⾄5%喂料;9⽉以后⽔温逐步下降,精饲料的投喂量逐步减少,并根据鱼类的摄⾷、天⽓变化的情况改变投喂饲料的数量和次数。每天定点投喂1⾄2次。
1、池塘条件
(1)面积在3-5亩之间,水深在1.5m以上,泥沙质底,同时要求排灌方便且水量充足。
(2)注意:放养鱼种前应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2、投放密度
(1)2-3cm黄骨鱼,投放1800-2500尾/亩。
(2)4-5cm黄骨鱼,投放1500-1800尾/亩。
3、饲养管理
(1)黄骨鱼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较高,通常要求蛋白质含量在38-40%。
(2)可用小杂鱼、小虾、蚯蚓等纯动物性饲料,也可使用配合饲料。
(3)针对已驯食的黄骨鱼可直接投喂人工饲料,人工配合饲料包括了鱼粉、菜饼、豆饼、次粉以及米皮糠。
(4)保持池塘水的清洁,保证透明度在35-40cm,同时定期加注新水。
(5)黄骨鱼耐低氧力较差,放养密度较高时增设增氧机,防止缺氧浮头。
1、黄辣丁宜在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淤泥少、水深在1.5-2米的池塘养殖。放苗前7天排干池水并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放苗前3天注入新水,用杀虫剂杀灭水蜈蚣等害虫。
2、放苗时,将鱼苗轻放进池塘,1亩池塘高密度养殖的数量在14-16万尾鱼苗,放苗第7天开始用小虾、小杂鱼等投喂,每天早晚上各喂一次,后期投喂一些配合饲料即可。
1、水质要求
黄骨鱼喜欢清新的水体环境,为了让其健康生长,要保持水质清新,水体透明度达35cm以上,另外要做好换水管理,一般是5-6月时,每个月换一次水,每次注入新水30厘米;7-9月时可以半个月换一次水,每次注入新水15cm左右,注意全年水深保持在2米左右为好。
2、适时增氧
黄骨鱼养殖,要配备增氧机等设备,可根据天气、水质情况有效的开机增氧,一般晴天要坚持凌晨和午后开机1小时,还有阴雨、闷热天气要提前增氧,最好保持水体溶氧浓度在3毫克/升以上。
3、投喂管理
黄骨鱼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饵料有很高的要求,蛋白质含量35%~45%,粗脂肪5% ~8%,人工配合饲料配方参考:鱼粉30%~40%,豆饼20~30%,菜饼10%~35%,次粉15%~18%,米糠10%~15%,诱食促长添加剂2%~5%。
日常投喂要坚持“四定”,即定位、定时、定质、定量。饲料每次投喂时的位置要固定,最好投在料台上;每天早上的7-8点,投喂当天饲料总量的1/3,下午的5-6点,再投喂剩余的2/3,每次投喂30分钟;每次投喂时,饲料要保证新鲜不变质,根据鱼种实际的生长情况适当加入饲料添加剂、营养强化剂、诱食剂等;每天的投料量根据水温、天气、鱼苗规格等灵活调整,吃料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如果吃料速度减慢,就要及时检查原因,尤其要注意检查是否发生了细菌性肠炎等病害。
4、病害防治
黄骨鱼是无鳞鱼,因此对常用药物耐受能力比不上其它鱼类,因此病害要做好预防工作,可每半月用生石灰调节改善水质,还可使用氯制剂进行水体消毒。定期投喂药饵预防疫病,每月使用土霉素、大黄、板蓝根等中药拌料投喂预防。高温生长旺季,可适量添加抗生素类药物,以防细菌性疾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黄颡鱼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颡鱼养殖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