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蛤蚧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蛤蚧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蛤蚧人工养殖的正确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养殖环境:
蛤蚧适宜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温度应保持在18-28摄氏度,湿度保持在70-80%为宜。
养殖区域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并保持一定的光照。养殖场地要避免暴雨、洪水等影响,且地势要平坦。
模拟野生的生态环境,可以选择地势开阔、虫源丰足、避风向阳的场地,用砖块或石头垒成房舍,并预留适当的洞穴让蛤蚧躲荫养神。
种苗培育:
蛤蚧的种苗可以从自然环境中采集,或者购买商家提供的种苗。
将种苗置于透明的容器内,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源。同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密封容器可以增加湿度的保持。
种苗可以在孵化箱、大型培养箱等设备中进行培育。
饲料与喂养:
蛤蚧为肉食性动物,喜食活昆虫,不吃死虫。多食鞘翅目金龟子类、直翅目蝗虫、膜翅目白蚁、蜂类等,有时也食小蜗牛、蟑螂、蜘蛛等。
饲料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霉变和腐烂。喂养时要根据蛤蚧的数量和生长发育情况,适量提供饲料。
可在养殖场地内安装黑光灯诱捕昆虫给蛤蚧吃,饲料不足时可补充土鳖虫、蟑螂或夜蛾等。
饲养管理:
无论是小蛤蚧还是成年蛤蚧,都应每天观察其情况(如捕食、活动、健康等),并清理未吃完的昆虫和被咬死不吃的昆虫。
打扫室内环境卫生,注意定期更换遮光麻袋等。
当气温低于20℃以下时,小蛤蚧活动能力减弱,抵抗力下降,即进入冬眠期。此时应将小蛤蚧集中放入冬眠箱内,加盖保暖物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繁殖与采集:
将怀孕蛤蚧养在笼内,用纸格分开,纸格内贴一层薄纸,让蛤蚧在薄纸上产卵。
卵不需蛤蚧孵化,将产卵的薄纸取下,放在湿度适宜,温度在30℃~33℃的环境中,经70~80天即可自动孵出幼蛤蚧。
蛤蚧一般在5~9月捕捉。
防治病虫害:
蛤蚧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特别是蚜虫、红蜘蛛等常见害虫。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检查,发现害虫要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调整温湿度等。
同时定期清理养殖场地,保持环境的干净卫生。
遵循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你成功地进行蛤蚧的人工养殖。
1、箱养:木箱改装的饲养箱每箱放蛤蚧种15~20条,柜式饲养箱每箱放6~10条。5~10月饲养箱(柜)宜放在室内阴暗通风处,室内箱养由于晚间无法用黑光灯诱虫,每天一般要喂饲料1次,7~9月摄食最盛期则上、下午各投喂1次。
2、房养:房养蛤蚧的饲料以引诱野外昆虫为主,如在田间建饲养房,饲养房周围不宜喷农药,或喷药后的2天内不能开黑光灯诱虫,以免蛤蚧吃带有农药的昆虫而中毒。房内四壁可挂若干麻片,便于蛤蚧白天隐伏和产卵。房内放置淡水供蛤蚧饮用,并设水池供蛤蚧热天游娱。一般每间房可饲养蛤蚧200~300条。在虫源丰富的季节采用黑光灯每晚诱虫,基本可以满足蛤蚧对饲料的需要。虫源少的季节,每天要投放饲料1~2次。小蛤蚧孵化后即能觅食,每天要投喂一些细小昆虫供其食用。在昆虫旺季可用开黑光灯诱虫,淡季则每天喂饲料1~2次。
蛤蚧的养殖舍要建立在干燥,通透性强并且安静的环境中。根据养殖数量确定养殖舍面积,养殖舍一般是要建成房子的模样,在房子的天花板上30厘米左右要要铺好木板作为蛤蚧的活动场。
然后房子周围要做好防逃措施,休息区要与运动场相连,便于蛤蚧进食,在墙壁上铺一层草,便于蛤蚧的隐藏产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蛤蚧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蛤蚧养殖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