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鳊鱼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鳊鱼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选择鱼塘
选择鱼塘时要看鱼塘里的水源是否充足,水质是否是干净没被污染的,池塘的水深一般不能少于两米的深度。在放养鱼苗还得进行一遍消毒,在放水进塘前十天,要用生石灰泼洒池塘进行消毒,每亩用生石灰50斤,暴晒十天后再排水进塘,这样可以减少病菌。
2、鱼苗放养
选择好的鱼苗,鳊鱼成长得才会更加迅速,挑选时候尽量选择身上没有伤口的、长势好的、体质也相对强的鱼苗,放在食盐水或者是高锰酸钾溶液里过一下才可以放进鱼塘。
3、放养时间
鳊鱼放养时间一般在清明前后投放,天气较冷的地方最好是过了清明后再投放鱼苗。
4、放养密度
养殖鳊鱼一般都是混养形式为主,比如和鲢、鳙鱼、草鱼、青鱼、鲫鱼、罗非等,一起混养有助于鳊鱼活跃起来,每亩大约放鳊鱼200尾,要是主供养鳊鱼的话,每亩放养500-800尾。
有在水草较丰茂的湖库水面粗养,主养鳊鱼,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冬片鱼种600—800尾,配养鲢、鳙鱼种200—300尾,饲养一年鳊鱼个体可达500克左右。生长速度在三龄以前较快。以后逐渐减慢。鳊鱼的食性和草鱼相似,所以能经济地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饵料资源
、选好钓位:鳊鱼喜欢成群在水层比较洁净、含氧量高、底层有泥沙碎石的水域游荡觅食,所以钓位应选在水草稀疏、水域较深处打窝聚鱼。
、抬竿力度:提竿时要注意力度,因为鳊鱼的嘴又脆又薄,所以不能大力提竿,轻轻地抬竿就可以了。如遇上大鳊鱼上钩,千万不能硬取,而是要提竿遛鱼,等到鱼遛疲了,再用抄网抄之。
鳊鱼养殖技术
(一) 放养前的准备
1.池塘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没有生活污水排入,微沙泥底质池塘,面积0.3~0.6hm2,水深2~3m,少淤泥的池塘为宜。
2.池塘的处理,在准备放养三角鲂的池塘用75~100kg的生石灰,全池泼洒,以杀灭池塘原有的病原体、或杀死原池塘的野杂小鱼。经暴晒一周后,放进清新的水源至水深1m左右后,放养鱼苗。
(二)池塘鱼苗的放养
1.鱼苗的选择,选择体表无伤、体质健壮、鱼体丰满,规格整齐的8~225px的鱼苗,经5%的食盐水或5~10ml/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后,放进池塘。
2.放养密度,主养三角鲂的池塘,可配养少量的鳙鱼、鲢鱼或鲫鱼,一般的放养密度为8~225px规格的三角鲂鱼1 000~1 500尾/667m2,鳙鱼9~250px规格100尾/667m2,规格为250px左右的鲢鱼苗150~200尾/667m2,鲫鱼300尾/667m2左右为宜。
(三)饲养管理
1.水质调节,三角鲂喜欢清新水质,透明度保持在30~1000px,溶解氧在5.5mg/L,pH值7~8之间,一般投饲高密度养殖水质容易变肥,每周可抽出老水750px左右,然后再放注新水,使池塘水深不变,保持池水水质清爽。
2.投饲养成,在池塘设置食台,定时投放花生麸、麦皮、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或青饲料,5月份前低温季节的投饲量为池鱼重的2%~3%,6~10月份的投饲量为池鱼总重量的3%~4%,11月份根据鱼塘鱼类的摄食情况进行适量投喂。
3.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鱼群的生长和摄食情况,适时开增氧机,注意天气、水质和鱼类活动情况,以免出现浮头现象。保证水质清爽和适时加注新水。
4.鱼病防治,三角鲂抗病力强、只要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在放苗前把好清塘和鱼苗消毒关,一般很少发生鱼病,即便出现鱼病,其治疗方法与一般家鱼的防治方法基本相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鳊鱼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鳊鱼养殖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