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新技术,水产养殖新技术有哪些

2024-12-19 07:36:01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产养殖新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水产养殖新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产五新技术是什么?

       第一个是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土、肥、种等自然资源,最终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优质稻米和名优水产品等,取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2018年农业农村部开始推广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工作,并给予这些示范区政策倾向和扶持,2019年相关政策将继续。

水产养殖新技术,水产养殖新技术有哪些

  第二个是智能渔场的智慧渔业模式,今年年初,我国首个针对水产养殖业的意见出台,支持发展深远海绿色养殖,鼓励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产养殖生产深度融合。

  第三个是休闲渔业,未来休闲渔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也将推动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第四个是鱼菜共生的新商业模式,“鱼菜共生”是一种集蔬菜栽培与高密度鱼养殖为一体的生态系统,鱼产生的排泄废弃物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富足的营养,经农作物净化吸收的水又可作为养殖水返回。物种之间和谐共生,双方之间形成生态互利关系,是一种可持续循环型的低碳生产模式,这个前景也是非常被看好的。

  第五个是渔光互补的跨界渔业模式,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对于农民来说,收益相当可观。

桂鱼养殖新技术有人了解吗?

桂鱼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2-4亩,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水质清新,水底泥少或无,排灌增氧设备齐全。

  2、饵料鱼培育:根据适口性好,经济成本低的原则,可选择银鲫、白鲫、团头鲂、白鲢、花鲢等鱼苗种为饵料鱼。利用桂花鱼池塘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可自己繁殖鲫鱼或鳊鱼鱼苗种,也可在桂鱼未放养前20天左右投放各类鱼苗,亩放养量为40-60万尾。其饲养方法用黄豆浆或其它饲料投喂,中后期饵料鱼则须专池饲养,宜采用多池高密度饲养,分次起捕,逐步拉稀的方法,以保证饵料鱼与桂鱼同步生长。

  3、桂鱼种放养:放养时间一般6月份,放养规格要求在6-10公分为宜,其好处是放养成活率高和生长速度快。一般每亩放养量500-800尾。

  4、饵料鱼投喂:成鱼养殖期间,要做到每天都能吃饱为宜,如果饵料鱼过少出现饥饿状态,这样就会影响桂鱼生长或出现相互残杀现象。

  5、水质调控:桂鱼池塘要调控好水质,做到勤换水。6-9月份高温季节是摄食旺季,要每周注排水一次,每次换水量0.4米,保持池水透明度40公分以上。

以上就是桂鱼的养殖技术,在养殖之前要对池塘和鱼苗进行彻底消毒,加强水质管理,勤换水。桂鱼是在无其它鱼苗供食时会互相吞食,所以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饵料鱼,平时也要多注意疾病防治

鱼苗的放养与培育:

1、鱼苗放入前一天,加水10公分(如水质浓可换去1/3)。

2、鱼苗放养密度为4000尾/亩左右。

3、检查池中饲料鱼的密度,及时补充适口的饲料鱼。

4、注意水质变化和天气状况,水质不良及时换水。

5、病害防治:主要为斜管虫、车轮虫等纤毛虫,指环虫发病率较低。防治方法见成鱼养殖。

6、饲料投饲技术:定期(3~5天为1期)投放补充饲料鱼。

养殖桂鱼需要注意:

桂花鱼性成熟较早,在我国南方一般雄鱼1冬龄能成熟,雌鱼为2龄。它们能在江河、湖泊及水库中自然产卵,而且一年中能多次产卵。

在长江流域,产卵季节一般为5~7月。性成熟较早,2龄性成熟,性成熟的最小个体210毫米,重250克。系分批产卵鱼类,一生可多次重复产卵。产卵期5~8月,少数可延伸至8月。

多在夜间产卵,卵浮性,圆珠形,橙黄色,具油球。卵径1.2~1.4毫米,受精后卵腹膨胀,卵径约为2毫米。

怀卵量一般2.7~21.3万粒之间,怀卵的多少与鱼体的大小成下比,水温21~24℃经72小时即可孵化,初孵仔鱼长4.2~4.4毫米。

其卵为半漂流性,能随水流漂浮而完成孵化。鳜(翘咀鳜)生长较快,最大个体重可达10千克。但市场上0.5~1千克的规格最畅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产养殖新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产养殖新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