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幼苗养殖技术,泥鳅幼苗养殖技术视频

2025-08-25 12:56:07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泥鳅幼苗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泥鳅幼苗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泥鳅苗出生后怎样养?

池水温度不能低于运鱼水温3℃。如果水温相差过大,就应先逐渐调整温差,泥鳅苗适应后再入池。

泥鳅幼苗养殖技术,泥鳅幼苗养殖技术视频

用塑料袋运输的泥鳅苗,在入池前应先将塑料袋开口缓慢放入预先安置好的水箱内,10-20分钟后再将泥鳅苗连水一起缓慢倒入箱内,称为“缓苗”。

如果开袋时发现泥鳅苗呈仰卧状态,这是二氧化碳中毒现象,只要经过缓苗,放入清水一段时间即可恢复。

如果将泥鳅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即使在放养时肉眼观察生活正常,下塘后也会发生死亡,即运输后死亡。

另外,泥鳅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可用1%的小苏打水浸洗20-30分钟。

要养殖出生后的泥鳅苗,最好采用良好的水质环境和适宜的饵料。

首先,泥鳅苗需要的水质条件为PH值在6.5-8.0之间,水温控制在20℃-25℃之间。

在饲养过程中,应保证水的清洁度,不断通风和增氧。

其次,适宜的饵料种类包括水蚤、水蚓、切碎的红虫和豆腐渣等,需要予以适量的供应,具体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最后,需要定期检查和清理养殖池,确保泥鳅苗健康生长。

这些措施全面提高了泥鳅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池塘养殖泥鳅,可选靠近水源区域,面积以200-400㎡为宜,池塘水深在40-50厘米,水质偏酸、池底平坦淤泥少。

在苗种下塘前,好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塘消毒,水深在10厘米左右亩用生石灰50公斤加漂白粉15公斤溶水全池泼洒。

刚进的泥鳅苗怎么管理?

1、做好缓苗处理

泥鳅苗入池时要求池水温度不能低于运鱼水温3℃。如果水温相差过大,就应先逐渐调整温差,泥鳅苗适应后再入池。用塑料袋运输的泥鳅苗,在入池前应先将塑料袋开口缓慢放入预先安置好的水箱内,10-20分钟后再将泥鳅苗连水一起缓慢倒入箱内,称为“缓苗”。如果开袋时发现泥鳅苗呈仰卧状态,这是二氧化碳中毒现象,只要经过缓苗,放入清水一段时间即可恢复。如果将泥鳅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即使在放养时肉眼观察生活正常,下塘后也会发生死亡,即运输后死亡。另外,泥鳅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可用1%的小苏打水浸洗20-30分钟。

泥鳅苗

 2、密网拉塘清害

泥鳅苗在入池前一天要用密眼网拉几次空塘。一方面使堆积在池底的剩余清塘药物充分溶解;另一方面进一步清除敌害。

泥鳅养殖: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技术

 3、试验清塘效果

在泥鳅苗入池前一定要检查清塘的药物毒力是否消失,以及水的肥度是否合适。首先取半桶水,将泥鳅苗放入水中观察8-10个小时,看是否正常,以确定泥鳅苗能否入池。其次可根据水色、透明度和饵料生物情况判断水的肥度,如发现池水过肥,可加注清水调剂;池水的肥度不够,应立即补施少量化肥或发过酵的粪或增投人工饵料。

泥鳅养殖

 4、坚持饱食下塘

泥鳅苗入池前喂1-2次熟蛋黄或饲料酵母,其成活率或成长速度都比不喂的有明显提高。泥鳅苗运到后,先用网箱喂饵,再重新过数入池。在网箱内取苗时,上风头的泥鳅苗一般体质较强,个体较大,下风头的泥鳅苗体质较差,个体较小,这样就可将体质强弱有别、个体大小不同的鳅苗基本分开,在饲养过程中逐渐形成大小分化。

 5、深水贴面放苗

泥鳅苗下塘时要选择深水处,紧贴水面慢慢放苗,如发现泥鳅苗密集成团,要用水滴轻轻泼洒,使其散开游入池中。遇到起风天气,要在上风头深水处入池,以免泥鳅苗被风吹到池坡或压到池底而造成伤亡。

泥鳅养殖

 6、放养规格一致

同一池塘应放养规格一致的同种泥鳅苗。尽量一次放足,以免发生大鱼吃小鱼及出池规格不齐的情况。规格不一致的泥鳅苗放养在一起,大泥鳅苗的生长速度远远超过小泥鳅苗,两极分化就更加明显。另外,泥鳅苗下塘的时间选择无风晴天的上午。避免雨天、风天或夜间入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泥鳅幼苗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泥鳅幼苗养殖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