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塘鲺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塘鲺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塘鲺鱼养殖技术
1、培育鱼苗
(1)一般使用水泥池来培育鱼苗,放养密度为500尾/平方米。
(2)在下池之前,使用生石灰或者是漂白粉进行消毒,然后施加腐熟有机肥培养水质,为塘鲺鱼提供食物,到了后期,投喂鱼粉和面粉配制而成的饲料。
(3)培养15-20天左右,等到鱼苗长至3-5cm左右的时候,准备放入池塘中饲养。
2、池塘养殖
(1)池塘处理
①每亩池塘使用25kg生石灰,或5kg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进行消毒。
②消毒过后7天左右,进行试水,如果没有问题,则可以开始放苗。
(2)放养
①每亩池塘(水深1.5m左右)放养1-1.5万尾鲶鱼苗。
②放养初期的时候,使用密网在池塘边围出来一块水域(面积为5-8平方米左右),将鱼苗放置于其中饲养10-15天左右。
③随着育苗长大,逐渐加深水位,然后撤掉密网。
(3)喂养
①早期的时候,主要投喂水蚤,水蚯蚓,或者是鱼粉、蚕蛹配制而成的配合饲料。待塘鲺鱼长大后,喂食煮熟切碎的动物内脏、杂鱼、虾等。
②每日的投喂量为塘鲺鱼体重的8-10%左右,每天投喂2-3次。
塘角鱼对池塘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一般的养鱼池塘只要塘基坚实,无渗漏,稍加改造后即可作为塘角鱼单养池塘。
池塘的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面积以0.13--0.2公顷为宜,水深应保持在1--1.5米。池底的淤泥厚度应保持在20--30厘米,以利于塘角鱼的活动与觅食。
由于塘角鱼具有群居和穴居的习性,应在池底设置一些石块、瓦管、竹筒等,既供其栖息,也便于捕捉。高密度精养池塘还应安装增氧设备。
塘鲺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适合在水塘、水池等小型水体中养殖。首先需要选择清澈、富含氧气的水源,并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其次,应该控制饵料给予量和品种,以避免过度喂食导致水体污染和塘鲺发胖。另外,定期更换水源和排泄物也是养殖塘鲺的必要步骤。最后,需要注意防治疾病和灾害,保证塘鲺的健康和成长。
平时的饲养管理中,我们要根据水体的肥沃程度合理的追施有机肥,培育充足的浮游生物,以增加天然的饲料。
其次就是要经常换水,一般每隔半个月左右换一次水,防止水质恶化,当然如果温度较高的话,我们需要视情况来调整换水的周期。还有就是要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一般是每隔半个月到二十天左右用生石灰消毒一次。最后就是进行巡=塘管理,查看塘鲺鱼的生长和活动情况,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并且做好防护措施。答:一、养殖准备
1、首先要选择地方修建好养殖池,一般可以利用池塘进行养殖,养殖池的四周水资源丰富,方便排水、换水,池塘的底部需要修平整,然后在进水口和排水口的位置布置防逃网。
2、在池塘四周可以种植一些水草,可以起到净化水质和遮阴藏身的作用,还可以在池塘四周布置一层围网,避免敌害进入,在放养前用生石灰将池塘进行消毒,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
二、放养密度
1、要选择体质好、健壮、没有疾病感染的、没有外表及内在伤害、规格大小均匀的土塘鲺苗。
2、在放养前需要将鱼苗进行消毒:放入稀浓度的盐水中,清洗10分钟左右捞出,然后按照每亩放养2-3万尾的密度,将鱼苗放入养殖池中。
三、投喂饲料
1、土塘鲺是一种衣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品种,饲料种类也是比较多的,主要有田螺、河蚌、蝇蛆、鱼虾和动物内脏等,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喂土塘鲺,如果是需要高蛋白的饲料,也可以使用红虫、蚯蚓和黄粉虫等这一类的饲料。
2、一般每天需要喂食土塘鲺2次,分别是在早上8点左右,以及下午6点左右,在养殖过程中,还要根据天气的变化,以及土塘鲺的生长状态等,来合理的配置饲料比例和饲养量。
四、日常管理
1、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需要根据水体的肥沃程度,来合理的追施有机肥,有利于培育充足的浮游生物,以增加天然的饲料,期间还需要经常换水,一般每隔15天左右换1次水,以避免水质恶化。
2、如果温度比较高的话,需要根据情况来调整换水的周期,并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一般是每隔15-20天左右用生石灰消毒1次。
3、然后就是进行巡塘管理,查看土塘鲺的生长情况和活动情况,可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做好防护措施。
五、防治病害
1、土塘鲺发生的病害是比较多的,但这些鱼病也是比较常见和频发的,在水产养殖中都可能会发生。
2、比如车轮虫病、三代虫病、肠炎病、水霉病、小瓜虫病、尾孢子虫病等,可分别使用硫酸铜、高锰酸钾溶液、鱼菌清、食盐水、硝酸亚汞、甲醛溶液进行防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塘鲺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塘鲺养殖技术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