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信息化规定,农业农村信息化规定最新

2025-07-24 11:24:08 首页 >  农村信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业农村信息化规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农业农村信息化规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家鼓励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什么信息化?

国家采取措信息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农产品保障战略,分品种明确保障目标,构建信息化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

农业农村信息化规定,农业农村信息化规定最新

农业生产信息化包括哪些内容?

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包括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和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 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如农田灌溉工程中,水泵抽水和沟渠灌溉排水的时间、流量全部通过信息自动传输和计算机自动控制。农产品的仓储内部因素变化的监测、调节和控制完全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畜禽棚舍饲养环境的测控和动作完全可以实行自控或遥控。 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

一是农作物栽培管理的自动化。现在国内研制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WMS)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都可以应用于生产。如农作物施肥,可以在田间设置自动养分测试仪或设置各种探针定时获取数据在室内自动测定,通过计算机分析数据,确定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使用田间遥控自动施肥机具或与灌溉水结合实现自动施肥。其他耕作管理措施类同。

二是农作物病虫防治信息化和自控。在田间设置监测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网发出预测预报,利用计算机模型分析,确定防治时间和方法,采用自控机具或生物防治方法或综合防治方法,对病虫害实行有效的控制。

三是畜禽饲养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可以通过埋置于家畜体内的微型电脑及时发出家畜新陈代谢状况,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判断家畜对于饲养条件的要求,及时自动输送饲喂配方饲料,实现科学饲养。

农业创新体系有什么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

农业信息化的特征

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等。农业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讯、网格、多媒体、人工智能、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等,概括而言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是网络化,各种形式的局域网和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的广域网用户增长迅速。在美国,众多农业公司,专业协会、合作社和农场,已普遍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伊利诺州有67%的农户使用计算机,其中27%农户运用网络技术。政府每年拨款15亿美元建设农业信息网络。美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AGNET,该系统覆盖了美国国内的46个州,加拿大的6个省和美加以外的7个国家,连通美国农业部、15个州的农业署、36所大学和大量的农业企业。用户通过家中的电话、电视或计算机,便可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资源。

选 精 案 搭建“创新型智慧农业” 方 决 信息化系统 解 1 2 0 2 选 精 案 方 11 月 20 日,农业部与中国联通在北京签署“共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战略合作框架协 决

议” , 正式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重点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三大领域开 解

展深层次合作,深入开展 3G 、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试点示范,共同推动 1

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2 0

根据协议,双方以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重点,采取联合创办示范点(区)的方式 2 ,在农业部所设立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高产创建示范片、菜篮子标准园区、农业标准化

示范基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农业信息化示范区等区域,开展 3G

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

统农业、服务现代农业的途径和方式,共同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业农村信息化规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业农村信息化规定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