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描写农家儿童生活的诗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描写农家儿童生活的诗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宋·黄庭坚《牧童》
2、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4、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5、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6、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的诗句
舟过安仁
作者:杨万里 (宋代)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所见
作者:袁枚 (清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唐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唐代诗人韦庄的《与小女》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唐代诗人崔道融的《溪居即事》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宋代诗人苏轼的《花影》
这里有一首描绘农村儿童在田野嬉戏的诗句,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二月的乡村,草长莺飞,拂堤杨柳,春天气息浓厚。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趁着东风,兴高采烈地放起了风筝,尽情嬉戏。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村儿童在田野玩耍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王维的《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这首田园诗,以农村日常生活为题材,描绘了一幅田家耕牧晚归的生活情景,显得安宁恬静、怡然自乐,表现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的向往,也间接流露了对仕官生涯的厌倦。
2、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前八句写景,主要写村庄内的情景,村外田野的景色。末两句以直接抒情揭明题旨,依次写牛羊之归、牧童之归、田夫之归,来反衬自身渴望归隐田园的心情。
3、对田园生活的展示,纯用白描,风格清新自然。诗中的人物和景物融于和谐的画面中,诗人不仅勾勒出田园的美好风光,也表现了田家人家的真挚和淳朴,具有愉悦性情的审美作用。
忆昔十首 下午读人诗,忽然有感,乃作此十篇,写罢大快。 放学篇 列树抽新叶,溪声汩汩鸣。银鱼攒万影,夭桃媚复清。同映一丈碧,归童两眼萦。喉取石罅润,洁月东天行。列初作长 探亲篇 一夜甜魂梦,鸟语殊柔清。行行望烟树,中道竹船轻。父与篙人语,母坐修波明。自愁无远索,勒近大堤平。道初作泛 喂鱼篇 一担鱼草归,薄暮央吾姊。家有两亩塘,有鱼数千齿。闻声知我来,腾逐随我趾。割草吾不爱,喂鱼却深嗜。 观剧篇 日暮凉风发,携碗略夹菜。折入邻家屋,济济头颅在。热播太极师,迫时不稍待。老父知虽责,幼吾聆不改。幼年追看太极宗师,至今记忆。 父母篇 田家无不苦,艰难共结缡。女炊鸡尚唱,男担月同移。归来不有早,长幼同疗饥。成年俯旧事,二老发离披。再读首二句,颇喜欢,朴素而情义郑重,甚类李贺《感讽》中之句:已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 农事篇 赤日初灼枝,秧苗盛离离。田牧各有份,老幼安得辞?日暮坐南牖,凉风深知之。何待芭蕉唤,穿堂来时时。次句言苗已长大,可分而插之。 牧牛篇 春雨草怒长,牧牛宜其时。哪解横笛奏,偶折柳叶吹。群放溪水上,独觇绿塘陂。犊幼知我意,绳动昂头随。 偷薯篇 禾秋万物熟,西风落松子。闪烁近林中,四顾忽粲齿。两足奋刨掘,灭影疾于矢。无人谓我黠,里儿悉如此。 喂猪篇 履霜挽篮归,倒地无须使。噗噗斫砧板,恐噎令细碎。复加两勺糠,匀拌一桶水。晨采极鲜新,猪猪宁不喜?幼年冬日常提篮打猪草以补猪食。 收谷篇 书包才放下,天雷怒云滚。场谷亟待收,父母咸未返。忙撮复卷席,重浼邻人担。忙罢看雨飞,少于额头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描写农家儿童生活的诗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描写农家儿童生活的诗句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