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蛋鸭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蛋鸭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喂料要充足
春季气温由冷转暖,日照增长,对产蛋有利,应创造稳产高产的环境。饲料要从数量和质量上满足蛋鸭的需要,日粮中粗蛋白质16%~18%,代谢能11.29~11.70兆焦耳/公斤。
2、前期管理
春季前期,气温较低,应保持舍内干燥、通风,搞好清洁卫生,定期更换垫料。自然光照不足的,每天人工补充光照4~5小时,刺激鸭性腺发育。
3、保证青料供给
青料白天可撒在水面自由采食,晚上盛入筐内放在鸭舍中央喂饲,青料与精料各占50%,缺乏青料时可添加蛋用多维素代替,效果很好。
4、末期管理
此时出现梅雨季节,稍有不慎,易出现掉蛋换毛。而且这时候更加要勤换鸭舌垫草,以及保证环境通风,使得舍内干燥,这也是为了防止蛋鸭饲料发霉。除了这些还要帮鸭舌进行定期消毒和料槽、饮水器。天晴可以让鸭在舍外活动,多接触阳光。
蛋鸭不下蛋是什么原因?怎么让蛋鸭多下蛋?
蛋鸭的主要功能是产蛋,然后有的鸭场的鸭子,已经到了产蛋的时候却依然不下蛋,也有的是产蛋鸭中途突然出现不下蛋现象,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不外乎4个方面,即营养不足、环境因素、健康因素和品种因素。针对不同病因导致的蛋鸭不产蛋情况,需要进行对因解决。
一、蛋鸭不下蛋的原因
1、营养不足:进入产蛋期以后,蛋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比以前任何阶段都高,如果此时期营养不足就可能会导致蛋鸭不产蛋。
2、环境因素:温度及光照不适,或者蛋鸭受到惊吓等都可能使蛋鸭不产蛋。特别是产蛋中期的蛋鸭对环境更敏感,遇到不同程度的应激,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紧张、内分泌失调,吃食、喝水、运动等行为反常并引起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产蛋减少甚至停止产蛋。尤其是对各种外界异常声响地强烈应激,更容易引起异常。
3、健康因素:蛋鸭患病也是导致蛋鸭不产蛋的原因之一。
4、品种因素:品种是取得高产的先决条件,产蛋率的高低,产蛋周期的长短,产蛋持续性的强弱以及蛋的大小,都与品种有密切的关系。
二、蛋鸭不下蛋的解决办法
1、蛋鸭不生蛋有可能是饲料问题,饲料营养物质不均衡,应合理搭配饲料,增加营养物质含量。达龙蛋无忧蛋禽专用,提升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周期,抗应激、提高免疫力、降低死淘率;防治输卵管炎、开产腹泻,降低蛋料比;降低舍内氨气,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3天改变拉稀过料、改善蛋壳质量;5天增加蛋重;7天降低耗料量10%~15%;10天减少死淘率;15天提高产蛋率。
2、也有可能是光照不足导致蛋鸭不生蛋,在产蛋期光照每天要持续16-17小时。
3、鸭舍内环境所致的,应进行对应调整。成年期蛋鸭适宜温度为15℃~20℃,一般情况零下5℃会照常产蛋,一天产蛋为1~2个。但是冬季北方温度一般低于20度,且波动较大,致使蛋鸭难以适应导致产蛋率下降,出现产蛋少或是停止产蛋1~2个月。
4、对于疾病因素造成的,应进行对症治疗。鸭群发生病毒病、细菌病或者其它病后,要对症治疗,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积极治疗。
5、淘汰绝产鸭。每个鸭只的发病程度不一,有些鸭只在发病过程中生殖系统会造成严重破坏,致使失去产蛋性能。因此,对于这类绝产鸭要及时挑出淘汰掉,避免饲料消耗,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蛋鸭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蛋鸭养殖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