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牛养殖技术,乳牛养殖技术 孙渣

2025-04-13 20:40:04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乳牛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乳牛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奶牛养殖技术基础?

一、干乳期(停止挤奶至分娩前15天)

乳牛养殖技术,乳牛养殖技术 孙渣

日粮应以优质青干草为主,并饲喂适量青绿饲料和精料,精料不宜过量,一般混合精料为2.5公斤左右。干乳后期需增加日粮营养,降低混合精料中钙的含量,以适应奶牛产后需要。此阶段精粗料搭配比例确定在3∶7左右为宜。

二、围产期(分娩前后各15天内)

临产前母牛应逐渐增加精料饲喂量,但最大饲喂量不宜超过牛体重1%(对产前乳房水肿严重的奶牛,不宜多喂精料),同时减喂食盐,防止母牛便秘。分娩后补饮热麸皮及盐钙汤10~20公斤(麸皮500克,食盐50克,碳酸钙50克),有利于母牛尽快恢复体力和排出胎衣。产后1周内钙磷比调整为3∶1。

三、泌乳期(产后16~100天内)

1.泌乳前期(产后16~100天内)。此阶段的营养一方面用于恢复体质,更主要的是为了满足产奶需要。产后4~6周奶牛达到泌乳高峰,此时可采用引导饲养方法饲喂,给母牛饲喂优质干草和充足饮水,精料每日增加0.5公斤,饲养量为标准的1.2倍,直至泌乳量不再上升为止,然后开始正常饲养。此时,精粗料搭配比例确定在5∶5左右为宜。

2、泌乳中期(产后101~200天)。此阶段奶牛采食量增大,饲喂精料量应较前期减少,精粗料比为4∶6,干物质进食量可达体重的3.5%~4.5%。期间奶牛产奶量稳中有降,月减少5%~7%,所以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尽量使产奶量下降缓慢些。

3、泌乳后期(产后201天至干乳期前)。此阶段奶牛产奶量已大幅度下降(每月递减8%~12%),精料给量应适当减少,精粗比以7∶13左右为宜。但在干奶前1个月左右精料饲喂量增加1公斤左右,以满足胎儿发育所需营养。

养殖奶牛新手建议?

一、了解牛的基本情况

我们在养牛之前,应该先把牛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比如,牛的饲养生活习惯、品种、各个疾病的防治和饲料搭配等。这些养殖问题都可以通过“畜小牧养殖网网站”咨询养殖问题、学习养殖技术,并且还会有专业的技术老师帮我们养牛人解答。

二、选择适合的品种

我们在养牛之前,还要选择好牛的品种。尤其是我们这种新手养牛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地理位置和养殖目的,去选择一些方便管理和不容易生病牛的品种。一旦选择错了,就会导致我们养不好牛,严重降低养牛场的经济效益。

三、制定饲养计划

我们在养牛之前,要根据牛的品种、体重、生长阶段和生产需求,制定合理的饲喂计划。比如,我们准备进牛时,它每天需要吃多少粗料,吃多精料,需不要吃健胃药:安胃太保,因为它可以调理牛的胃肠道,预防牛出现胃肠道疾病,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养牛人需要考虑的,只有把牛养好了,我们才能挣到钱。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生产技术规范包括:

1. 生产环境和设施要求:如地块级别、水源质量、饲料梳理与贮存、牧场布置要求等;

2. 奶牛福利要求:如温度、光照、空气流通、疾病防控、物质条件要求等;

3. 养牛管理规范:如日常检查要求、改良处理的方法、病殃死畜的处理等。

45头奶牛的养殖方法?

1、采用“预付”饲养。从产后10~15天开始,除按饲养标准给予饲料外,每天额外多给1~2千克精料,以满足产奶量继续提高的需要。只要奶量能随精料增加而上升,就应继续增加精料喂量。待到增料而奶量不再上升时,才将多余的精料降下来。“预付”饲养对一般产奶牛增奶效果比较明显。

2、采用“引导”饲养。从产前2周开始加料,母牛产犊后,继续按每天增加450克精料,直到产奶高峰。待泌乳高峰过后,奶量不再上升时,按产奶量、体重、体况等情况调整精料喂量。“引导”饲养对高产奶牛效果较好,低产奶牛采用“引导”饲养容易过肥。

3、分群饲养。在生产上,按泌乳的不同阶段对奶牛进行分群饲养,可做到按奶牛的生理状态科学配方、合理投料,而且日常管理方便,可操作性强。对于奶牛未能达到预期的产奶高峰,应检查日粮的蛋白质水平。

4、适当增加挤奶次数。有条件的牛场,对高产奶牛,可改变原日挤3次为4次,有利于提高整个泌乳期的奶量。

5、在日粮中的精、粗料干物质比不超过60:40、粗纤维含量不低于15%的前提下,积极投放精料,并以每天增加0.3千克(必要时可0.35千克)精料喂量逐日递增,直至达到泌乳高峰的日产奶量不再上升为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乳牛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乳牛养殖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