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鳙鱼的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鳙鱼的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池塘的选择
鳙鱼苗种培育池面积以1/151/15hm2,池深1.5米左右,池堤牢固不渗漏,池底平坦淤泥适量,无水草丛生;鱼池向阳,阳光充足。而且放养前必须经过清整。
二、苗种放养
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左右大规格鱼种,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甚至1.0kg大规格鱼种。此外,还一定要注意育种的建议与消毒,确保鱼的生长质量,同时也要给予其充足的放养时间,促进鱼更加有质感的生长。
三、水质管理
水质的好坏是养鳙鱼成败的关键,在养鳙鱼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水质的变化。应经常根据水色的变化、透明度、鳙鱼外壳及鳃部的清洁度及底质的污染程度来决定是否进行换水,同时也要给其在盐度淡水充足的地方进行促进生长。
四、饲养方法
投饵。鳙鱼主养想要获得更高产量,就必须投饵。饵料可以是麦麸、皮糠,但效果都不如专用鳙鱼饲料好。鳙鱼饲料由饼粕、糠麸、鱼粉等与添加剂构成,要求营养价值比草鱼饲料要高,与鲤鱼、鲫鱼等杂食性鱼类相近,一般制成粉状,含粗蛋白30%以上。当春天水温达到15℃时,先在上风处慢慢人工驯食,与驯食其它吃食性鱼类大同小异,但是时间可能要稍长些。夏秋季节水温在26℃以上时,是鳙鱼生长*快的时节,一定要结合水质管理加强投喂。鳙鱼训食成功后,投喂量一般为池鱼体重的1%一3%,*喂2—3次,投喂时一般集群围绕在食场游转,头部半露水面,连水带饲料吞入口中,整体表现不如其他吃食性鱼类激烈,相对温和的多,饵料系数一般在2—3之间。有人用膨化微粒浮性饲料投喂鳙鱼,虽然饲料质量很好,但是效果很不理想,鱼生长不匀,大小悬殊,并且饵料系数很高,群体产量也一般。还有人用蛇皮袋装麻油渣、菜油渣、干鸡粪以及其他粉状饲料,悬挂在池塘上风安静向阳处,一般每亩挂一个口袋,鳙鱼群饿了就会自己去碰触口袋吃食,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油坊下脚料来源方便、价格低廉的池塘,并且被网箱养殖者借鉴使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疾病防控
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鱼病一般在“大麦黄,白露心”易发病,一个是水温逐渐上升,另一个是水温逐渐下降。这两个季节是鱼病的流行高峰季节,要提前预防。防病采用先杀虫,后灭菌的方法。以目检或显微镜诊断鱼病,对症下药。
以上就是为大家总结的鳙鱼的养殖技术,通过以上相信大家对此也有一定的了解,希望以上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池塘选择:养殖鳙鱼的池塘要求面积在5亩以上,水深在2米左右。
2、投放鱼苗:鱼种在春节前后投放,放养前要用食盐水消毒。
3、施加基肥:在池塘中施入绿肥、粪肥等有机肥,使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
4、饲料管理:给鳙鱼提供高蛋白的饵料。
鳙鱼放养密度,主养塘放9.9~13.3 cm 的 1 龄鱼种,每 667 m 2 放 100~200 尾;搭配塘放养 50~100 尾。鳙鱼和草食性鱼类或杂食性鱼类混养,或和少量小规格肉食性鱼类混养,具体放养密度和比例应根据水域环境因地制宜。
一般水较肥的塘,鲢鱼占50%~70%,鳙鱼占10%~20%,草鱼占5%~10%,其他鱼类占 10%。鲢鱼、鳙鱼的比例一般是 4 : 1。在水草比较丰富的水体,草鱼占 50%,鲢鱼、鳙鱼共占40%,其他鱼类占 10%。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鳙鱼的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鳙鱼的养殖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