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塘虱养殖技术,本地塘虱养殖技术与管理

2025-07-29 11:46:07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本地塘虱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本地塘虱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家庭塘鲺鱼养殖技术?

养殖塘鲺鱼我们首先就是要选择好选择的地方以及修建好养殖池。一般的情况下我们都是利用池塘进行养殖,养殖池的周围水资源丰富,方便排水和换水,池塘的底部我们修平整,在进水口和排水口的位置布置防逃网。

本地塘虱养殖技术,本地塘虱养殖技术与管理

在池塘周围可以种植一些水草,这样可以起到一个净化水质和遮阴藏身的作用。还有最好是在池塘周围布置一层围网,防止敌害进入。

最后就是在放养之前将池塘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减少病害的发生概率。

塘角鱼的养殖方法?

1.

池塘处理 水深1.2-1.8m左右,池塘四周使用水泥夯实。在放养鱼苗前1个月左右,每亩水塘使用100-150kg的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后晾晒几天,放水50-70cm,等到pH不超过9,或者毒性消失后再放苗。 另外,最好在放苗前进行水质培养,一般每亩水塘施加30kg的花生麸,1.5kg的氨基酸肥水素,250ml的肥水益生素,培育水质7-10天后放苗。

2.

鱼苗放养 每亩池塘放养2.5-3万的鱼苗(鱼苗体长10cm以上),在放养前用1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苗1分钟左右,对鱼苗进行消毒。在放养时,将装有鱼苗的容器浮于池塘水体中,待二者的水温接近时再放养,一般温差不能超过3℃。

3.

喂食:在喂食前,先对塘角鱼进行驯化,等发出声响之后,再投喂饲料,反复多次,直到塘角鱼形成条件反射。每日的喂食量为塘角鱼体重的2-6%,分成2-3次投喂。

4.

水质:夏秋季节每隔3-5天换水5-10cm,每隔10天,每亩池塘施加100kg的腐熟有机肥,让水色保持绿豆青色,可见度保持在25-30cm左右。

塘角鱼养殖技术?

 鱼塘建设
塘角鱼小面积水域就可养殖,因此池塘面积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般为 20 ~ 100 平米,水深至少 0.8 米,不超过 1.5 米。池塘底部可以不必像一般养鱼池一样用水泥浇灌,放置一些塑料管、塑料桶作为塘角鱼的栖息处即可。池塘内还可以种植一些水草,主要目的是夏季降温冬季保温以及改善水质。但是要注意不能让水草繁殖过密,否则会影响水体含氧量。

2. 放苗
鱼苗的放苗密度以每平方面 800 – 1000 尾为宜,如果后期不准备分塘,可以少投放一点鱼苗,减少到每平方米 100 – 200 尾。放苗之前可以现在池塘四周堆放有机肥,提高水体中有机质含量,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给鱼苗提供充足的饵料。

3. 鱼苗养殖
放苗后前一周一般不需要另外投喂,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就可以供给鱼苗食用。放苗第 8 天开始需要投喂丝蚯蚓或切碎的鱼肉、虾肉等。一个月之后可以开始投喂猪血,切碎的猪下水等,这时还可以投喂一些植物性饲料。觉得麻烦的也可以继续投喂碎鱼碎虾。这段时期投喂的都是精饲料,主要目的是帮助鱼苗快速发育。一般一个月之后塘角鱼可以长到 3 厘米以上,这时需进行分塘,否则养殖密度太大了会影响鱼苗成活和发育。如果在放苗的时候放得不多则不需要分塘。

4. 成鱼养殖
塘角鱼成鱼养殖中最重要的是饲料的投放,因为塘角鱼食性杂,饲料多样化对塘角鱼的生长有利。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继续按鱼苗时期的标准投喂塘角鱼、碎肉和米糠、豆粉,也可以只投喂植物性饲料。
饲料投喂的时间按塘角鱼的生活习性来,每天清晨和傍晚投喂,也可以只在傍晚投喂一次,但这次投喂的量要足够。具体投喂的量按放养密度来,可以观察投喂后的饲料剩余情况酌情增减。

5. 日常管理
塘角鱼体质强健,一般不会生病,但平时还是要做好水体养护、消毒工作。消毒方法是用漂白粉撒在水面上,让它自然生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本地塘虱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本地塘虱养殖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