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梅花鹿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梅花鹿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梅花鹿全身是宝,因此具有较高养殖价值。但是如何养殖梅花鹿却并非易事,需要具备以下必备条件:
1.场址:鹿场场地应选择地势较干燥、向南或偏向东南、有5度坡的沙质或少石的土场。山区要选在不受山水威胁,避风,风向、排水良好的地方。
2.饲料:这是选场的主要条件。最好选择在一年四季牧草繁茂、环境保护好、污染少、噪音低的地方。
完全圈养的梅花鹿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饲料350千克~400千克,需要粗饲料1750千克~2000千克(马鹿需要量为梅花鹿的2倍~3倍)。
梅花鹿是反刍动物,较牛羊食量低,更耐粗饲料,所有农作物的秸秆、副产品、青枝落叶、蒿草都是鹿的好饲料。
由于梅花鹿的生理特点属野生习性,饲料转化率非常高,所以一般青饲料能满足的山区、半山区及牧草饲料能满足的山区、半山区及牧草区可常年不给精饲料,使饲料成本比一般寒带地区节省30%~40%。
精饲料配比:精饲料主要由玉米、豆粃、麦麸、牛犊料、食盐、添加剂、配料等按一定比例配置构成。
人工养殖梅花鹿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圈舍设计:圈舍要选择在环境优美、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水源充足的地方。圈舍要按照梅花鹿的生活习性设计,设置草地、森林、水池等自然环境,以提供它们生活需要。
2. 饲料配制:梅花鹿是一种杂食动物,饲料以青草为主,适量添加浓缩饲料。一般可采用玉米、豆腐渣、麦糠、玉米秸秆、糠麸、鱼粉等饲料混合配制。同时还要保障梅花鹿的饮水量,每天保持足够的新鲜饮用水供应。
3. 日常管理:人工养殖梅花鹿需要进行日常管理,包括对饲养环境、饲料、饮水、消毒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调整,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和异常情况。同时需制定详细的饲养标准和管理制度,保障梅花鹿的生长和健康。
4. 疫病防治:梅花鹿易感某些疾病,要做好预防和防治工作,常规进行免疫接种和体检检疫,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圈舍和周围环境的致病菌和害虫。
5. 繁殖管理:人工养殖梅花鹿的繁殖管理要选择健康、体型符合标准、性情温和的种鹿交配,定期进行配种,保持种群的优良品质。同时要对配种后的梅花鹿进行妊娠检查和分娩管理,确保新生崽子的安全繁殖和健康发育。
以上是人工养殖梅花鹿的主要技术点,饲养和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合理、细致入微,加强饲养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实现可持续、高效、安全的饲养养殖和经营管理。
养殖技术:
梅花鹿养殖前期准备工作
1、场地准备: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地方搭建鹿场。鹿活动量较大,鹿舍占地面积每头2~3平方米,运动场8~10平方米。在鹿场周围设置栏杆,高2.5~3米,以防鹿善跳而逃逸。
2、设施准备:鹿舍、精粗饲料库房、饲料加工调制室、鹿茸和鹿其他产品加工室等。
3、饲料准备:鹿场要有足够的饲料地或者有可靠的供应各种饲料的基地。完全圈养的梅花鹿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饲料350~400千克,需要粗饲料1200~1500千克。
4、防疫准备:梅花鹿抵抗力强,发病率低,在人工饲养下,发病较少,但有时也会出现香乙型脑炎、狂犬病、炭疽、大肠杆菌病等传染性病,在人工养殖时也要注意防治。
长茸期饲养管理
公鹿每年4~8月中旬是长茸季节。鹿的长茸期是指鹿从脱角长茸或脱盘长茸到鹿茸成熟收锯这段时期,大约60~80天。长茸期这段时间,公鹿新陈代谢旺盛,食量增加,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必须供应鹿体足够的营养物质满足其生理需要。
催茸期间,除饲喂各种青草、麸皮、米糠等一般饲料外,要另外添加一些含蛋白质较高的精饲料。每头公鹿每天可增喂1~2公斤玉米面,并保证鹿每天有足够的饮水,鹿对养料吸收得好,鹿茸就长得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梅花鹿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梅花鹿养殖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