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鱼养殖技术,腊鱼养殖技术视频

2025-05-30 05:02:07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腊鱼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腊鱼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么样饲养黄脚腊鱼?

黄脚腊鱼学名黄鳍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喜栖于岩礁海区,幼鱼生活水温范围较成鱼狭,生存适温为9.5-29.5℃,生长最适温度为17-27 ℃。而成鱼可抵抗8℃的低温和35℃的高温。黄鳍鲷能适应剧变盐度,可由海水直接投入淡水,在适应一星期以后,可重返海水,仍然生活正常,而在咸淡水中生长最好。一般不做远距离洄游。

腊鱼养殖技术,腊鱼养殖技术视频

黄鳍鲷池塘养殖可分为单

品种的纯养,多品种的混养和以单养为主的搭配养殖三种方式。

①单养。每亩放养700-1500 尾,每年1-3月投放鱼苗,规格为2-5厘米,养殖周期为1年至1年半,起捕规格200克以上,投喂冰鲜下杂鱼及人工饲料,亩产一般在150-300 公斤。

②多品种混养。混养能合理使用养殖水体,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域的生产力,常用的混养方式有:

黄鳍鲷、鲻鱼、蓝子鱼混养。三种鱼混养每亩放养量分别为500-700 尾(5-7厘米),200-300 尾(7-8厘米)和200-300 尾(5-7厘米),养殖一年,黄鳍鲷亩产可达100-150 公斤。

黄鳍鲷、金钱鱼、蓝子鱼混养。三种鱼混养每亩放养量分别为700-900 尾(5-7厘米),200-300尾(5 -10 厘米)和200-300 尾(5-7厘米),养殖一年,黄鳍鲷亩产可达1500-200 公斤。

③以单养为主的搭配养殖。这是为了利用单品种精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剩余饵料,以及为调节排泄物

造成的水质过肥,浮游生物大量繁生而采用的养殖方法,一般是主养一个品种,辅以搭配放养一个品种:

尖吻鲈、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700-800 尾(1 0-12 厘米)和200-250 尾(5-8厘米);

鲈鱼、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800-1000尾(1 0-12 厘米)和200-250 尾(5-8厘米);

笛鲷、鲷养殖。每亩放养紫红笛鲷900-1000 尾(1 2-14厘米)和黄鳍鲷150-200 尾(5-8厘米);

卵形鲳、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800-900尾(10-12 厘米)和150-200 尾(5-8厘米)。搭配养殖的黄鳍鲷于每年3-4月份放苗,翌年2-3月收获,体重约200克,亩产为30-50 公斤

黄脚腊鱼养殖每亩塘养多少尾?

单养模式:每一亩池塘可以放养2500-5000尾黄脚腊鱼鱼苗,规格为1-1.5cm,体重15-35g。

混养模式:

可以搭配鲢鱼和鳙鱼各100尾进行套养。

或者放养2500尾黄辣丁、150尾花鲢、60尾白鲢

养殖腊鱼的盐度?

腊鱼一斤放0.3-0.4两的盐,而且还要均匀的涂抹在肉的表面。腊鱼是将鱼洗净腌制晒干后的称呼,鲫鱼、草鱼、鲤鱼都可以制作腊鱼。腌制腊鱼是我国传统水产加工食品,其风味独特,耐贮藏。

腌腊鱼的加工大部分都为传统的腌制工艺,其腌制方法主要包括干腌法、湿腌法和混合腌制法,腌制时间为几小时到两个月。为了降低腌腊鱼的含盐量、缩短腌制时间,改善其口感,已开发出一些新的腌制方法,如:加压腌制法,以食醋作为酸浸介质的酸浸腌制法,用其他氯化物(KCI,MgC12和CaC12)部分代替NaCI的腌制方法,油浸腌腊鱼和油炸腌鱼制品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腊鱼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腊鱼养殖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