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生活 纪实,农家生活记

2025-08-04 17:44:07 首页 >  农家生活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家生活 纪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农家生活 纪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晋南农村正用初一给出嫁女送馍。初二,初三回娘家,是一种什么风俗?

感谢邀请,我是来自广东河源和平县的新农人,对于晋南的农村我不了解,不过我们这边的风俗不是这样,我们初一那里都不去的,初二是去回娘家,走亲戚,初三那里都不会去,因为这一天我们的传统是叫送穷鬼的日子。

农家生活 纪实,农家生活记

农村窑洞里土坑上放麦杆是起什么作用的?有道理吗?

很干的麦杆具有吸水性

农村的土窑洞,由于挖于地下,且很深,到夏天,由于气温升高,窑洞里的空气流通性差,湿度很难排出,晚上睡觉容易得风湿病,故而放干麦杆主要用于吸收窑洞和土炕上的潮气。

我是陕西人,住窑洞几十年了,我不知道你们那里人为何这么做?窑洞入驻的最基本条件是不潮湿,所以在入驻一片,都会用大火来烧,烧上几个月直到没有潮气了,为了身体健康考虑,不建议你们住潮湿的窑洞,可以在炕上扑上一层油布,起到防止潮湿的作用。

对于农村人的小麦,一斤麦子换不来一瓶矿泉水,你怎么看?

一斤小麦换不来一瓶矿泉水,用9%的土地养活了20%的人口所说的就是这个样子的现实。小麦价格持续低迷,国家规定了最低保护价,不然的话会更低。今后大规模农场的出现,并不能提高小麦价格,这是国情。小麦只有深加工才能提高自身价值。可惜的是农民就是农民只管种植,即便办工厂,那刚收割的小麦也贵不到哪里去。因此,不能对一斤小麦换不了一瓶矿泉水而不能理解,纠结闹心,只能对农民兄弟说声对不起了。

这几天,河南和山东等地的农民兄弟忙得热火朝天,收麦子呢!黄灿灿的田野上,一台台收割机不停的作业,小麦几天内都将收割完毕。现在的农民很方便,收获的麦子不用拉回家,有收购商直接在地头采购。

收获的季节本应该是喜气洋洋,可是有些农民兄弟却高兴不起来。比如河南的一些地区,由于小麦灌浆期连续干旱导致今年的小麦减产严重。平时都是亩产1000斤上下,今年只能到每亩700多斤。

小麦不仅减产严重,价格也不高。收购商地头采购价每斤小麦1.0元-1.1元。啥概念?相当于农村种7亩地辛辛苦苦8个月,才卖5000元,真不及外出打工一个月的工资。

回到家里一算账,欲哭无泪。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算的种地账!

一、收入:

一亩地收小麦736斤,每斤1.08元,共计收入795元人民币!

二、种小麦8个月里的投入:

1、秸秆还田、犁地:120元 2、播种25元

3、种子50元 4、底肥110元

5、浇地135元 6、除草剂30元7、追肥105元 8、打农药45元

9、收割60

0元。

是不是算错了?你觉得呢?

种麦子的农民都是散户,形不成垄断,再加上小麦年年丰收,产量已经过剩,所以买不上钱去,老百姓有什么,什么就不值钱,这也是农民贫穷的主要原因!有些知名矿泉水资源都让人控制和垄断了,物以稀为贵,想卖多少自己说了算,再加上广告宣传的好,挣的都是富人的钱,所以一瓶矿泉水比一斤麦子贵也在情理之中!

你好,我是食为天老林,很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农村人的小麦一斤,换不来一瓶矿泉水,是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小麦是四种粮食作物之一。虽然国内市场放开,但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以及国家保护价管控,小麦的价格多少年以来,都是在一斤1元右徘徊,上下浮动很小。在现在物价,生产资料,人工工资飞涨的年代,一斤小麦换不来一瓶矿泉水,真是我国农民的”悲哀”!在这里为我们的农民兄弟说几句!

”面朝黄土,背朝天”是我们农民的劳作环境。首先要面对极端的天气灾害(霜冻、旱天、暴雨、冰雹等)考验,这是不能避免的。“老天爷”的恩赐很重要!像今年5月17号到6月2号,半月时间4次”暴雨+冰雹”袭击了山东多地,对农作物造成重创,绝收,减产比比皆是,当然小麦也不例外。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价,人工工资飞涨,农产品价格不稳定,从事”农业”不挣钱。从而导致了种田人的人员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青壮年人种地,变成现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种地。而农民种植的小麦多少年来价格“坚挺”,到现在换不来一瓶矿泉水,我认为这就是农民兄弟的“悲哀”,是不合理的!

从事农业的农民兄弟,解决了国人的吃饭问题,养活了农机厂,化肥厂,农药厂。而为了一家人更好的生活下去,六七十岁的农民还在农村打工,种田,一直忙碌着……我是食为天老林,这是我从一斤小麦换不来一瓶矿泉水的感悟,欢迎大家评论区评论,留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家生活 纪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家生活 纪实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